11月25日,由国际助老会、全国老龄办和陕西省老龄办共同举办的“促进中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项目成果展示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于2009年初启动,由欧盟资助,国际助老会、全国老龄办和陕西省老龄办共同实施。会议对三年来项目实施的经验,尤其是老年人协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来自民政部、卫生部、计生委等有关国家部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助残机构、联合国人口基金、国际助老会等联合国机构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有关学术机构和部份省(市)老龄办以及全国老龄办的代表等3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国际助老会东亚/太平洋地区代表爱德华多先生、项目总监魏苏姆博士、全国老龄办副主任肖才伟以及陕西省老龄办副主任艾向东出席了开幕式。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肖才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安排中,老年人组织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依靠力量。政府在建设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同时,在充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维护社区稳定等方面,促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基层老年人组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他还指出,中国“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已于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并即将实施,我国的老龄事业将进入更加蓬勃发展的5年。全国老龄办愿意继续发挥国际合作项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创造出更具时代意义、更有推广价值的创新做法和成果。
国际助老会项目总监魏苏姆博士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留守土地、照料子孙,为年轻一代外出寻求工作机会提供了保障,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村留守老年人面临一个迫切的需要,即照料问题。成立社区老年人协会并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许多农村地区都有现存的老年人协会,它们有巨大的潜力在未来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欧盟“促进中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项目从2009年起,在陕西5个项目县累计30个项目村开始逐步实施和推广。项目主要解决和应对四个方面的问题:农村老年扶贫、卫生保健、老年协会能力建设以及项目模式宣传和复制。项目强化了老年协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对村级老年人协会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制度设计,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生产资料从事创收活动,为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开展老年人家庭照护活动的试点等。在项目的带动和介入下,项目村的老年人的收入、健康以及照料有了明显的改善,村级老年人协会空前活跃,老年人参与度显著提高,有力地带动了项目村的发展,营造了祥和的社会氛围,产生了积极影响。
成果展示会的召开,对老年人协会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也受到了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的等有关媒体的关注。
(来源:全国老龄办国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