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配餐中心让独居老人吃饭不再难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独居老人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当属一日三餐——年纪大了吃不多,烧多了要连吃几天剩饭剩菜,烧少了,花样单调营养搭配也不够;出去买现成的吧,价格不划算,口味也不一定合适……而在秦淮区有一家由政府开办的老年配餐中心,全年365天为全区范围符合条件的老人送餐上门,一顿饭只要7元钱,高龄低保户孤寡老人免费。

  11月21日上午7:30,记者来到位于秦淮区社区服务中心的秦淮区老年配餐中心。门口一辆面包车正在卸菜,100斤韭黄、70斤西红柿、10斤肉丝、50斤青椒、40斤膳片……配餐中心的工作人员认真地核对着数量,“今天中午吃韭黄炒肉丝、青椒炒鳝片和西红柿蛋汤。”他解释说,“菜每天都是现买,确保新鲜。”

  厨房里,4名厨师已经忙起来。正在洗韭黄的刘艳说:“老人体质弱,特别要注意卫生,菜一定要洗干净。我们中心开了快3年了,从来没出过卫生问题。”

  说话间,应天学院大三学生王杨婧来了。小王在学校主修老年膳食与营养,是中心的志愿者之一,每周过来一次,主要任务是检查食谱营养搭配并向老人宣传健康知识。“每周7天,每天一荤一素一汤,都不能重样。”她腼腆地笑笑,“以前有的老人不肯吃洋葱,后来我向他们宣传吃洋葱的好处,现在他们都愿意吃了。”

  这时,配餐中心主任陈晶晶把记者拉到一位年约五旬的厨师前,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掌勺大厨王师傅,他以前可是在驻外大使馆当7年厨师的,一级厨师哦!10年前月收入就过万了,现在在我们这里,每月只有千把块的收入,基本等于义务劳动。”

  王师傅名叫王建明,家住附近,一年前自愿报名到配餐中心给老人们做饭。“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老人好点儿是应该的。”王建明只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就扭头问其他人:“今天中午还是有回民来吃饭啵?”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赶紧在碗里打了几个鸡蛋,“那他中午韭黄炒肉丝就不能吃了,单炒一份韭黄炒鸡蛋吧!”

  11点时,食堂已经坐了10多位老人等待开饭。记者发现,端上来的饭菜远不止小黑板上写的一荤一素一汤,有的托盘里是水饺,有的是馒头……原来,配餐中心为好几位老人都开了“小灶”。

  另一边,工作人员已经把饭菜和汤分装进一个个保鲜盒,几名志愿者准备出发送饭了。几条路线里,王光祥的这条最远,要送到集庆门,记者自告奋勇跟他去送餐。只见他的电动车在人群里左拐右突,骑得飞快。“一共有20多家要送,有的老人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会迎出来等我,不快不行。”他说,还有一个原因是,下午他要赶回南京永固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上班。

  11:20,饭送到钓鱼台的苏兆纯老人家。77岁的苏大爷是伤残退伍军人,两年多前,他和老伴成为配餐中心的首批“客户”,从此没有一天中断。苏大爷告诉记者,在外面买饭买菜总是担心油重油脏,而配餐中心的饭菜是“称心如意饭”。

  陈晶晶告诉记者,配餐中心目前比较固定的送餐志愿者有五六人,他们都是利用午休时间服务,没有任何报酬。

  据了解,这个配餐中心每天要为全区150多名独居老人送餐,其中80%以上年龄超过80岁。配餐中心刚开办时,一顿饭是6元钱,这两年随着物价上涨,逐渐调整到7元,但生活困难的老人可以享受5到8折不等的优惠,还有20%—30%的高龄孤寡低保老人完全免费。“今年1到10月,伙食开支30多万,幸亏水电、场地都是社区免费提供的。政府每年光是伙食费就要补贴10万块钱。”

  秦淮区老龄办主任徐敏祥说,目前秦淮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5,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秦淮区配餐中心模式在全市首创,探索了一条新路子,接下来,他们打算进一步扩大配餐中心规模,招募更多志愿者。
(来源:南京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