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地产 > 动态
深度布局养老,万科将领跑下一个超级产业?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2016-12-14

  早在三四年前,万科总裁郁亮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国楼市由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顺着这个逻辑,就开发商视角而言,美国现在大概属于房地产业的青铜时代甚至白铁时代。
  那么,当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进入青铜时代(可能还有十年以上的时间),我们现在风光无限的房企TOP10、TOP20们将都在干什么?
  届时,会不会有一个新的行业崛起,地位和市场规模都能跟当前的房地产业相提并论?
  12月9日在杭州西湖香格里拉举行的“由心见温度”中国长者服务——随园实践发布会,或许能给我们提供部分答案。
 
  两个关键词:10万亿,中国第一大行业
 
  “13-15年后,养老产业将会替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第一大行业,成为中国新的超过10万亿级的超级大产业。”这是今年年初,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主题演讲《中国社会养老现状》时的论断。
 

 
  吴晓波的判断非常大胆,一方面,在中国,养老行业到目前为止,还不是被主流关注的行业;另一方面,他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期限,“13-15年”,而不仅是趋势性的“未来”。此外,他说的“10万亿”,“超过房地产成为中国第一大行业”,对于对养老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读者而言,堪称石破天惊之论。
  作为一个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每年买一套房子”,如今身兼著名作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多重身份的吴晓波,何以看好养老产业前景至此?
 
  下一个风口?
 
  事实上,吴晓波的预测可能还偏保守。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预测,到2030年(差不多就是吴晓波说的13-15年后),中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
  养老产业处于爆发的前夕,其背景是随着我国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以及民众预期寿命的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处于加速度过程当中,“养老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和金矿。”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结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这个数字,快接近世界第三大人口国美国的全国人数了,美国2014年公布的人口是3.19亿。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同时,中国的财富人群也已到老龄化边缘。十年之后,所有60年代(财富中坚)生人,都将处于57-67岁之间。这批财富中坚的老去,将产生巨大的养老需求。而紧随他们的,将是70后、80后同样庞大的群体。
  对于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既是养老服务产业爆发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潜力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为此,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2015年,国家又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鼓励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去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出“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在去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将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相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为落实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今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11月月份,由民政部、财政部确定的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正式公布,26个市(区)入选(浙江有两个,分别是杭州、宁波)。民政部和财政部将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这26个市(区)进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专项资金将用于支持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探索多种模式的“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等七个重点领域。
 
  行业带头大哥已深度布局
 
  无论市场预期还是政策激励,养老产业都有着辉煌的前景。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市场供给侧,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举个例子,举凡全国,你能想起一个有名的养老企业吗?
  面对巨大的市场蓝海,诸多企业蠢蠢欲动,而地产带头大哥万科更是“蓄谋已久”,蓄势待发!确切地说,是蓄势正发。
  目前,万科在杭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青岛、广州等全国十多个城市在同时开展养老业务。
  而作为万科集团养老业务的试点公司,也是万科最先探索养老地产的分公司之一,万科杭州公司的养老业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体系与商业模式。
  早在2009年,也就是七年多前,万科就在著名的良渚文化村核心区种下了第一颗养老的种子——随园嘉树。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海坦言,这对当时还是纯住宅开发的万科杭州公司而言,是一个勇敢的尝试。
  因为起点极高,集团重视,经过多年探索,随园嘉树已成为中国养老地产中的一个经典项目,其对万科整个养老业务的实践和探索意义,更是标杆。
  目前,随园嘉树已作为活跃长者社区,成为万科养老体系中的三大主力产品线之一。随园嘉树的城市版同时也是迭代版已经在杭州萧山的海上明月落子,共有226间适老公寓,预计明年推出样板区,2018年正式开业运营。
  2015年8月,具有医疗资质同时引入国际化星级康复中心服务理念的随园护理院良渚院区开业。这是继作为城市养老公寓的随园嘉树之后,万科养老体系第二大产品线——城市康复护理中心。据悉,位于小和山的随园护理院嘉和分院正在筹备开业,同时,其第二家分院也落户海上明月,计划2019年开业。
  深度布局养老万科将领跑下一个超级产业?
 
  万科随园护理院病房
 
  正是在随园嘉树七年多养老探索、积累,以及随园护理院长者医(疗)康(复)护(理)能力的基础上,定位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第三大产品线——随园之家横空出世。继今年元宵节在西湖区文鼎苑社区开出第一家店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随园之家已遍及杭城,在杭州市区开店及签约近80家。11月下旬,随园之家更是走出杭州,异地扩张至宁波,并计划年内宁波布点20家以上。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随园之家第100家日间照料中心签约仪式,代表着万科随园养老业务的规模化运营进入全新的启程阶段。
  今年10月份,万科杭州公司整合了随园嘉树、随园护理院、随园之家三大产品线的“浙江随园养老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随园嘉树、随园护理院、随园之家既作为各自独立的业务体系,同时又互为支撑,从而形成覆盖全龄、全域长者养老服务以及自身业务体系之间的产业链闭环。
  下一个超级产业,万科也将领跑?
  随园之家一年之内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扩张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其质变意义在于,这是万科首次进入到轻资产的养老领域,也是万科实现由养老地产向养老产业的跨越。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海表示,未来随园养老业务布局应向长三角延伸,为长者提供体系化、规范化、生态化的服务,提供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相应的,万科杭州公司总经理李嵬在发布会现场发表“随园理想”,未来将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基地构造中国首个养老产业黄金生态圈。
 
  万科随园养老产业黄金生态联盟
 
  对于生态圈的构想,万科随园养老希望建立起投融资、医养结合、物资供应、政府合作、科研理论、创新实践和人才培养等多平台,建设全产业链,并把产业链协作推向更广、更高效的阶段,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帮助。“养老不仅是未来的事业,更是现在的事业。”李嵬如是说。
  深度布局养老万科将领跑下一个超级产业?
  据悉,未来三年内,万科随园养老的目标是覆盖杭州、宁波、苏州、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预计随园之家布局超1000家,直接服务长者超5万人,覆盖长者超60万人。
  “每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差不多可以可以辐射周边600位长者。”万科杭州公司副总经理吴蓓雯表示,随园之家从社区入手,未来渗入居家,“基站式”覆盖网最小单元,万科杭州公司的愿景是将随园锤炼为养老业务的“铁塔公司”。
  “基站式”覆盖网,海量式人群辐射,未来,随园养老服务将具备大数据基础,并构建起覆盖战略合作、设备采购、医疗资源、行业圈层等诸多方面的广阔的行业生态平台,这或是随园养老未来最值得想象的商业价值空间!
  作为一家主流地产商,除了极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是什么在推动万科大举布局养老产业?
  让我们再回到本文的开头。几乎在判断中国房地产由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的同时,郁亮推动万科做了一次重大转型,由住宅专业开发商转型为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商。而养老行业,或许将会是万科在这一转型指引下结下的最大硕果,或者至少可以说,会是最大硕果之一。
  “养老产业的核心能力是服务,”万科杭州公司副总经理吴蓓雯认为,而万科有服务的基因。据李嵬介绍,在过去的7年里,万科随园养老针对各类长者需求提出了服务解决方案,建立了社区、机构、居家三大产品系闭环,涵盖8大服务模块共计165项服务细项内容。此外,万科高级副总裁张海特别提出,养老事业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做好养老事业,首先应有“百善孝为先”的态度。
  “蓄谋已久”,蓄势待发,万科的养老业务正在爆发。领跑中国地产二十多年后,接下去,万科将在下一个超级产业——养老行业中再度领跑?
  且拭目以待之!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