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农村老年人“在家看着时钟盼天黑”的生活状态?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吉林省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试点建设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建设为重点,以农村老年群众组织为依托,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的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子。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以村、屯为平台,将集体闲置房舍等资源改(扩)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在大院内,本村、屯的老年人可享受公益性、互助性的养老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还会组织义工和健康的低龄老人为其他老年人提供文体、家政等服务,并采取结对帮扶、上门走访、包户护理等方式进行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使老年人不出村、屯就可以享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
为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2009年,吉林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2010年初,省老龄办、民政厅、财政厅、文化厅、卫生厅、体育局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工作的意见》。今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省老龄办等13个部门印发的《吉林省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1—2013年)》,对养老服务大院建设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安排,使养老大院建设工作步入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现场会提出,到2013年,全省每个乡镇要有超过一半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要达到5000个。
在创建试点过程中,该省有效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当地卫生院(所)、学校、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和养老服务人员等公共服务资源。重视规范不同类型的服务队伍,使零散的公益助老活动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主动协调财政、民政、体育等相关部门,共同为搞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不断充实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的人员。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老年人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
目前,该省已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1433个,为老年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就地就近服务。“以前在家看着时钟盼天黑”的生活不在了,老人们说:“如今是在养老大院看着时钟怕天黑。”如今,养老服务大院已成为农村老年人颐养天年的休养所。
(来源:中国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