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学打字想要上网聊聊天
最近苏州一家养老院推出“奖孝金”制度,以鼓励子女多探望老人而引发公众热议。尽管养老院强调子女不会“冲钱来看老人”,仍坦承“奖孝金”推出之后,前来看望老人的子女多了。对于视养老院为“第二个家”的老人来说,子女的探望无疑是巨大的精神安慰。子女常回“家”看看,真有那么难吗?子女履行尽孝的义务,该不该用物质来激励?在兰州市的养老院中,子女探视老人的情况又会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养老院。兰州晚报记者滕效宏
现状——探望老人的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
12月21日上午8时,在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大院里,78岁的隰淑华老人正在锻炼,而在她的周围有几位老人正在聊天。
其实在8年以前,隰老太太一直和二姑娘生活在一起,因糖尿病并发症,眼睛不太好使,在炒菜时铲子时常会放不到锅里,曾经多次因炒菜烫伤了手,加上子女们的工作又都比较忙。她想了想,最后向子女们说明了情况,自己要求入住养老院,虽然花费比较高,但不会拖累子女们的工作。
“我的老大和老三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兰州探望我一次,在养老院陪住上一周。”隰老太太说,二姑娘就在兰州上班,平日里工作比较忙,但总是抽时间前来养老院看望她,不过,他总是叮嘱子女们,现在各自的年龄都不小了,首先要把工作干好,其次才考虑探望她的问题,“我在养老院很好,一天三顿饭按时吃,虽然身体不好,但养老院里有医生,小病小灾的可以随时治疗的,不需要孩子们为我担心。”
尽管在外地上班的儿子每年只探望老人一次,而且每次也就一周时间,时间不长,但隰老太太还是特别高兴。“儿子孝顺!”隰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对她而言,每年与儿子相处的几天时间是老人最快乐的时光。
“中老年人”探视“老年人”的情况,在养老院里已成惯例了。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周副院长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子女前来探视也越来越受到自身身体条件的制约,像入住养老院的90多岁的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已经退休了,能不定期前来探望老人已经不错了。“好在老人一般都有好几个子女,互相可以换着来。总的来说,我们这边探视的人还是挺多的。”周副院长说,但这么多年来,他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中老年人探望老人的比较多,而隔辈的亲人前来探望老人的要少得多。
难点——“独居”老人状态相对比较差
今年84岁的侯老先生入住养老院快两年了,每天总喜欢写写画画,已经写了几百首诗歌,还有多篇文章。“由于患有冠心病,长时间交流会感觉费力,所以很多时候用写字的方式和人交流。”
侯老从兰州铁路部门退休,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家庭教育有方,三个子女都在教育部门供职,工作都很忙,他平日里除了和养老院的老伙伴们聊聊天外,就在房间里写字画画。
根据一家养老院提供的情况来看,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当中,有9成多是退休的老人,身体各方面相对较好,子女们经常会到养老院探望,而不到一成的老人没有工作,身体状况相对比较差,子女们几乎将老人生活方面的事务全交养老院打理了,这其中还有部分老人,一年当中很少有子女前来探望。
“分析其中的缘由,子女们工作忙是一方面;有部分老年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一日三餐后就会找到各自的老伙伴聊聊天,然后看看电视就休息了。另外,有一部分老人的子女都已经退休了,各自有孙子辈的亲人了,看望老人的时间和次数相对少多了,有时候电话问问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了解一下老人的近况,只要老人在养老院待得好就行了。”
“我们养老院里入住了一位快80岁的大妈,最近几天要求护工给她找学习电脑打字的书,说要学习电脑打字,想上网聊天呢!”安宁孝慈苑综合办的刘存江主管说,时下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前来养老院探望老人的时间相对较少,而很多老人为了能够时常看到隔辈人的情况,除了在电话里聊聊天外,想通过上网的形式边聊天边视频。
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
兰州市老年公寓和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的相关人士表示,为鼓励子女常来看望老人,养老院的探望时间都是从上午8时一直到晚上8时,中午不限制。据他们多年的观察和探望记录来看,大部分家属会保持一月两次的探望频率,而且大多集中在周末。
“家属们都不容易!养老院一般都比较偏僻,若是住得远,往返一次路上也得三四个小时……”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周院长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趁着父母神志尚清,能享受天伦之乐,还是应该尽量多来探视,逗他们开心。”
有护工提醒,到养老院探望老人,最好能给老人倒杯水、捶捶背,聊聊工作和生活。如果有隔辈在场,更应该鼓励孙子孙女至少和老人拥抱一下,这会让老人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