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政协委员黄怒波:养老产业规则未定 政策理应先行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2017-01-18

  有人曾说 ,未来中国闭着眼睛都知道两个产业一定是“金矿”,一个是收藏,一个是养老。很多年轻人观察着养老这一“风口”,伺机进入,但养老产业至今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养老话题也成了今年北京市政协会上的热点,记者在政协会上就年轻人如何介入养老产业的问题,专访了一直涉足养老产业的黄怒波委员。
  慎入养老:模式未定 政策才是信号
  据了解,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3.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3.4%,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黄怒波表示,对年轻人来说,现在投资养老产业还不是时候。年轻人需要等待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政府的专门政策出台,比如北京养老条例。
  为何政府的政策对于养老产业这么重要?黄怒波解释,这关系到一个行业规则的制定。以网约车为例,我们等到网约车满地跑了之后才出台条例,对企业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养老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老龄化的速度特别快,但北京市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做好迎接老龄化的准备。“我们从政府的政策制定上,乃至民间对养老的认识都没有准备。医院越来越紧张,政府没有制定专门的政策,企业进入却很难盈利。”
  在这个层面上,黄怒波建议政府政策的制定前沿化、前端化。在产业形成初期就制定政策。从行业和技术层面将“游戏规则”制定出来,规定养老产业里哪些事可以干,哪些事不能干。
  当规则出台,企业就有了一个可预期的未来,而不像现在,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例如,我自己就做养老地产,很多保险公司也进入养老产业。但是,养老产业到现在都没有形成任何盈利模式。
  因为养老产业跟土地税收,服务行业等一系列周边都配套,走得太快,一系列牵绊的问题就都出现了。只有路径得到解决、政策得到解决,大笔的资金才能进入。因此,一个政府的专业性条例至关重要。
 
  黄怒波的养老创业教程
 
  有些年轻人看准养老的商机,想做一个养老品牌出来。黄怒波建议年轻人们刚上来不要想做多大,养老产业未来的空间无限,但是创业要从小做起,从细节做起。
  比如,一个小区有1000户养老家庭,年轻人应该想想能为这1000户做些什么?从这1000户出发,黄怒波为有意进入养老产业的年轻人勾勒了一个简单的创业模板:
  首先这1000户蔬菜的配送、送水、上门打扫卫生、带老人去医院等,创业者都可以进行服务。
  比如组织这1000户老人学习、鉴赏书法绘画,组织书画作品展,办歌咏班,还有一切可以陶冶情操的活动。
  再比如,老人喜欢旅游,你可以科学地帮老人制定一整年的旅游计划。到哪儿康复养老,到哪儿游山玩水等等。
  如果你有了一点资本,可以建立一个医疗资源网,这1000户老人的病你都了解,该体检了该吃药了,你请医生来,但是最好政府可以将医生的服务纳入医保。
  总之,把一个社区的1000户养老计划完成了,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进一步再去做几个社区,再去考虑连锁,做品牌。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