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是家庭生命周期的必然阶段,但因东西方社会的文化起源、历史发展不同,社会大众看待空巢现象的看法也不一致。相对于个人主义色彩较强、多视老年空巢为主动选择的西方社会,东方儒家文化圈更多地将空巢看成是一种老年人被迫和无奈的选择,一种社会和家庭伦理的失序。长期孝道思想的熏陶使东方社会的老人在面对老来空巢时易产生子女不孝、人生失败的挫折感。因而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在东方社会在紧迫性之外更多一份特殊性。国际上同属东方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和新加坡对此已有行使,其发挥家庭力量、回归家庭照护的模式和思路,值得我国学习和参考。
日本的措施 家庭养老在日本具有悠久的社会文化根源。随着二战后日本的家庭规模小型化、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和妇女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空巢家庭比例逐步上升,家庭养老的职能日趋弱化。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建立起面对空巢老人的各项保障政策,并逐步形成有日本特色的保障体系。
不断挖掘家庭养老的“潜力”,并探索居家养老。一方面日本政府提倡家庭养老,鼓励三代同堂和由子女养老,并倡导两代人之间就近居住,提出“一碗汤端过去不凉”的概念。政府为促成两代人相邻而居,对照顾老人的子女从住宅贷款、住宅品种等方面提供便利,并且在收入所得税和居民税等方面提供减免优惠。所照顾的老人年龄越高、身体状况越差,减免力度越大。另一方面,日本根据国情注重由社会互济和传统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形成了老年人在家养老、经济来源由社会养老保险给付、平时的养老照料服务由社会工作者及佣工等提供的方式,另外日本政府辅之以“老年人家访看护”制度,形成了老年人“住在家里,养靠社会”的日式居家养老模式。
将居家照料纳入长期护理制度的服务包,为空巢老人提供医疗照护保障。2000年4月1日,日本建立了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该制度充分考虑了日本老年人偏好在家庭中养老的情况,设计和实施了居家养老照料措施。家庭照护服务是以老年人的家为中心向老人提供照护服务,主要包括家庭助手服务、洗澡和如厕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和家庭照护管理咨询服务五大类,保证了老年人独自居住在家中仍然能够得到充分的医疗照护。
培养地缘关系,提倡养老互助。与西方社会不同,地缘关系是传统东方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的重要部分,地缘关系是社区及家庭的重要纽带。日本政府鼓励空巢老人之间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建立起社区内有效的组织网络和服务提供体系,特别是通过链接当地的民间团体组织以及日托所、福利院等机构的方式,构建起空巢老人的联系和服务网络,从而促进空巢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互助。
新加坡的措施 在面对空巢老人问题时,新加坡进行两套“组合拳”。其一是通过以强制储蓄为原则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相应的经济保障,保证老有所养;其二是格外强调让老人回到家中去接受家庭养老,发挥亚洲式家庭在照护和情感上的优势。但较日本而言,新加坡的提倡力度更大,相关措施对于传统思想、尤其是孝道更为倚重。
新加坡政府大力提倡孝道,重视家庭养老的价值。李光耀把儒家的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 视为儒学思想的核心,将孝敬父母、 重视家庭视为亚洲文化的精髓,誓言决不能让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破裂。政府倡导孝道思想,使孝道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杆,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尊老、以家庭为重的氛围。
通过立法形式将家庭养老设定为子女法定义务,以维持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最大程度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1994年新加坡制定的《奉养父母法》规定如果经过审核,子女确实存在拒绝父母的赡养要求的情况,将被罚款一万新加坡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1996年还设立专门的仲裁法庭进行裁决。
新加坡通过完备的配套措施,选择家庭养老的家庭得到了实惠。对于愿意和父母居住的申请者,政府在住房分配、房屋租赁和价格优惠等方面提供优先待遇,并且推出“敬老保健金计划”,为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津贴保障。正是政府在住房、医疗方面为家庭赡养老人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措施,大部分的新加坡人仍然选择家庭养老,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空巢现象。
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在我国现期空巢老年人口比例超过半数的情况下,家庭在支撑和帮助老年人养老时力量趋弱。结合日本和新加坡的经验,我国应该更好地利用孝道文化、推动居家养老和加大对于家庭养老的补助津贴,强化家庭在空巢老年人问题上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弘扬现代孝道,发挥孝道的力量。政府积极宣传现代孝道,并剥离传统愚孝的腐朽部分,使年青一代更容易接受孝道思想熏陶,以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层面支持。政府应在舆论上提倡“孝道”,在各个场合宣传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通过基础教育、公共舆论和宣传引导,将孝道观念深植于民众心间。
鼓励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由于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公益性,政府应为居家养老提供政策支持。特别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如各类养老产业机构,应在审批、税收、水电等方面提供便利,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并且,还应从加强行业监管、提高从业人员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规范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可对于家庭养老进行适当的补贴。家庭养老是东方文化下的养老选择,有助于分担社会养老的压力。政府应对于选择三代同堂、两代人相邻而居的家庭,在住房、医疗和其他政策上给予优惠和优先待遇,使得选择家庭养老能真切获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