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王旭霞,是浙江金华人,丈夫是株州机务段郴州运用车间电力钳工蔡军。1993年,她远嫁来到郴州,在公公、婆婆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丈夫又忙于工作的情况下,她18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两位老人,演绎了一段孝敬公婆的感人故事。
浙江金华远嫁郴州
1992年5月,王旭霞当时乘坐长沙-上海的K135次回金华时,她与K135次的列车员蔡军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发展为恋人,并准备结婚。当时,蔡军父母住在郴州,身体都不太好,母亲曾做过两次大手术,还有困扰了几十年的胃溃疡和神经衰弱等疾病;父亲患有心肌梗塞、脑梗塞、痛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两位老人一直靠各种药物维持,家里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给老人买药,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王旭霞知道实情后,二话没说,决定婚事一切从简,彩礼一分不要。
1993年10月,相隔千里之遥的两人在郴州结婚成家,因为丈夫作为电力钳工,工作十分繁忙,一月中有半月不在家,王旭霞不仅要照顾公婆,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靠她一人打理。王旭霞在浙江家境尚可,家中两兄妹中她排行老满,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得知女儿在异乡的近况,父母都哭成了泪人。母亲在电话中流着眼泪说:“当地有多少好男儿你不嫁,偏要嫁得那么远,而且还是一个铁路钳工。看着别人家的女儿在父母亲身旁好羡慕,你却离我们这么远,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王旭霞却说:“铁路工人很朴实,我喜欢!再说公公婆婆也是我的父母,他们也需要我照顾啊。”
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2000年的一天,婆婆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腰疼痛难忍,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王旭霞每天要帮婆婆换药、擦洗、翻身、侍候大小便、洗漱、喂饭。一个月后,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渐渐恢复好转。婆婆善良亲切、通情达理,又体贴人,对她也非常好。在婆婆身体状况较好时,只要外出,总不忘给她稍上一份珍贵的礼物。婆婆说,自己没有女儿,儿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在王旭霞的心里,潜移默化地把婆媳情转化为了母女情!
2008年冰灾期间,婆婆在出门时不小心踩在冰上滑倒了十几米远,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被紧急送往医院住院,经诊断为背部多处骨折,需长期卧床治疗。此后,每隔半个月,婆婆几乎就要住一次院。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11月的一天晚上,公公突然在床上不停“打嗝”,最后发展到抽搐,王旭霞夫妇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是由心肌梗塞及脑梗塞引发的病变,病情十分严重,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当时夫妻俩既要照顾婆婆,又要照顾公公,没日没夜地陪护着两位老人。丈夫白天工作忙,晚上也需要得到充分休息,主要的看护任务集中在她一个身上,她每天都要帮公公婆婆穿衣、刷牙、按摩、烫脚、接大小便。每天重复着这些细致繁琐却对病人康复非常重要的护理步骤,这几乎成了她固定的生活模式。经过王旭霞的精心照顾,不久后,两位老人都康复出院。
从2008年至今,婆婆一直处于半瘫状态,再加上其它疾病缠身,病痛折磨得老人痛不欲生,意志十分消沉,有时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王旭霞不但不计较,还每日都会用笑容感染婆婆,陪着她看电视,给她讲故事、说笑话,还发动亲朋好友都来陪婆婆谈心,帮助她走出阴影。渐渐地,婆婆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逢人便说:“我有一个好媳妇,她就是老天爷送给我的女儿!”
撑起丈夫背后一片绿荫
蔡军父母亲一年中有半年多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每次住院都是他妻子忙前忙后,老人吃不惯医院的饭菜,她坚持一日三餐送饭,频繁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老人有什么喜好,她很清楚,都会尽量满足他们。对此,蔡军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父母都年事已高,是她任劳任怨地在病塌前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们才能够一次次转危为安!正是有了她默默无闻、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才能够安心工作。”
今年6月份,蔡军被评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家属保安全的先进个人。看着这份荣誉证书,蔡军动情地说:“我在工作上的成绩与她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我很亏欠我的妻子,我很感谢我的妻子。”说的时候,眼泪刷刷直流。
18年来的每一天,王旭霞用一颗善良的心,用宽容、担当、微笑面对生活,善待人生,感染着周围无数的人,给幸福快乐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含义。用她自己的说:“公公婆婆对我很好,丈夫也很疼爱我,我是幸福的。公公婆婆也是我的父母,照顾他们是我应尽的义务。”
(来源:广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