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给了我母爱,我的孩子有了奶奶,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家。”——杨森
“老妈,来,张嘴。”轻轻拍了拍老太太又瘦又小、满是皱纹的手,杨森把连着水杯的吸管递到老太太的嘴边。老人吸了口水后,杨森顺手又为她搓了几下后背,帮她翻了个身。
一个是36岁的陕西农村小伙,一个是95岁已经瘫痪的北京孤寡老太,这对“母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一场军民联谊,成就了老太太晚年的幸福。
17年前,如今在某网站做广告销售的杨森在北京当兵,一次在和东直门街道联谊活动上,他认识了现在的“老妈”支文萍。“她岁数大,有心脏病,老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去世了,没有孩子,低保户。”此后,杨森定期为老太太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帮老人干重活。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两人感情渐深,老人把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杨森说,他的父母过世早,在帮老人的同时,他也享受到了母爱。2005年,老人居住的小平房要拆迁,街道说要把孤寡老太太送到养老院。“我永远忘不了老妈那天跟我说话的眼神。她说,死也不去养老院,然后看着我。我说,那您就跟着我吧,我养您。老人点了点头。”一句承诺,杨森信守到现在。
杨森的妻子秦玉花说,谈恋爱时还以为杨森在编一个故事。亲眼见到后,她才相信,“他是个好人”,从此,她跟着杨森共同尽着孝道。
周围有不少人都说杨森“脑袋进水”,更有人说他图老太太什么。杨森笑笑说,拆迁时老人都没跟街道要一分钱拆迁款,直接就跟他走了。
“老妈给了我母爱,我的孩子有了奶奶,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家。”杨森说。
支文萍的愿望是百年后能跟老伴合葬。为实现老妈的心愿,杨森求助河北媒体。10月22日,媒体报道后,更多的人为杨森的孝心所感动。3天后,媒体幸运地找到了老人的娘家——海兴县北齐村,也找到了支文萍老伴前妻的女儿田丛芝。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