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在蚌埠市高新区文竹苑社区百寿居养老服务中心,88岁的老人徐坤躺靠在床头,他一边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一边吃着护理员王阿姨递过来的瓜子,神态颇为惬意。
看见记者走近,徐老爷子招呼记者坐下,闲聊了起来。因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徐坤卧床多年,吃喝拉撒全要人帮忙。“这几年因为我这病,老伴和孩子遭了不少罪啊。住到市里面的养老院吧,离家远,他们不放心;在家里呢,白天儿女上班忙,晚上还得轮流照顾我,十分辛苦。 ”徐老告诉记者,自从去年社区有了养老服务中心,困扰他们一家多年的难题总算有了解决之法。
针对社区老年人养老的实际需求,去年上半年文竹苑社区引入社会资本,与民办养老机构合作共建百寿居养老服务中心,由社区提供场地和基础设备,百寿居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合力为社区老年人搭建美丽养老新家园。“养老是个社会性难题,单靠一方力量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通过与民间机构合作的形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逐步缓解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难题。 ”文竹苑社区居委会主任朱碧云介绍。
“中心现有14个房间、32个床位,陆续进驻了14位老人,其中大多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我们的4名专业护理员,平均年龄42岁,工龄都在10年以上,且都是持证上岗。”百寿居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贾茹告诉记者,专业的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除长期托养和日间照料两种形式按照标准收费外,百寿居养老中心还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我们和社区志愿者每月定期上门免费服务4次,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测量血压、理发、清洗衣物、打扫卫生、聊天谈心等。 ”贾茹说。
蚌埠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计刚介绍,目前,蚌埠市人口结构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16%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5%。面对较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2016年上半年,蚌埠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福彩公益金和公共财政,投入87万元在9个社区试点建设养老基础设施,鼓励社区建立居家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服务中心,探索解决社会养老资源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