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府“放手”不“甩手” “养老”变“享老”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2017-02-23
 

  “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走进院内几幢黄色醒目的大楼矗立眼前。敞明亮的起居室,一缕缕和煦的阳光照进房间,干净整洁的床铺散发着幽幽清香。这是玉林市兴业县北市镇由原七家五保村合并而成的的仁康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以来,赢得了入住老人和家属的一致称赞。
  老人们可在这里下棋、玩牌、打麻将结交棋牌麻友,也可看报、练字、健身、唱曲儿颐养身心,还可在这里接受专业人士精神慰藉、保健理疗、饮食照料,开启全新的养生之旅。“24小时都有人服务,有需要按下床边的按钮就有人来。晚上睡觉前还有热水洗脸、洗脚,年纪大了不能自理的还有专门的人帮他们洗”今年72岁的老人梁景村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忍不住的称赞在这里的生活。北市仁康养老服务中心现设有115个床位,现入住老人50多人。中心设有医务室、特护室等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梳洗、就寝、用餐等生活需求。
  “我妈妈来这里住了十几天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她很好。护理、环境都挺不错的。这样我们在外面工作也比较放心。”入住的老人家属如是说。作为一家新建的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该中心在玉林市率先引入“公建民营”新模式。由政府负责硬件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权交由专业的养老机构负责。有效化解了农村敬老院、五保村发展中的诸多矛盾。
  在此之前兴业县有敬老院12家,盈亏多有政府兜底。其中大多存在不小的经营压力,加之政府“大包大揽”,敬老院护理团队积极性不高,发展养老事业与经营压力均比较大。对此,兴业县民政部门经多方考察后,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结合实际,将全县172家公办养老机构列入首批“公建民营”试点单位,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我们通过向社会招标,整体捆绑的方式。委托交由仁康公司履行公办养老机构的功能。并且还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向社会开放部分床位。”兴业县民政局长谢泽军介绍,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还提高民办养老的积极性。
  目前兴业县已建成葵阳、北市、龙安三个养老服务中心。硬件升级到位之后,服务不在是简单的“换汤不换药”而是同步进行升级。把经营权给企业,政府并非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在多方位加强监管。促使民营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兴业县民政局向仁康养老老服务公司提出“三个不变,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今后在建设公建民营的新路子上,我们政府将会加强监管。确保基层政府部门不甩包袱,企业在经营中不走形。确保我县养老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兴业县副县长万媛辉表示。
  同时,为了改善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兴业县争取上级支持兴建兴业县民政园,民政园的建成运营,增加各类床位650床,其中养老床位534床,进一步夯实兴业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打造医养结合、公建民营养老的“兴业模式”,全面推进玉林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
  玉林市民政局局长黄子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建民营养老“兴业模式”已经为玉林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接下来,玉林将紧紧抓住广西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确立养老服务“打品牌、谋突破”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模式,集中精力打造成在广西甚至全国有影响、高端化的养老服务品牌。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