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智慧养老,做对的事——访盐城“最美巾帼人物”何杭
作者:   来源: 盐城新闻网   2017-04-01

  何杭笑称自己是“白羊座”,行事冲动,喜欢三分钟热度,“但医疗养老护理这个行业,我坚持了下来,并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件事符合我的价值观。”
  1985年出生的何杭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后赴英国留学学习金融。2013年,何杭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回老家射阳创业,关注医疗养老护理领域,创办了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月24日,记者到射阳采访了这位市“最美巾帼人物”。
 
 
  放弃上海高薪工作:回乡创业从零开始
 
  2007年,何杭大学毕业。“毕业之后,我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何杭说,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走出去”的理念,毕业后的工作似乎也很好。可事实上,何杭自己知道,那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女儿何杭是一个挺活跃的人,上学期间就不安分,从高中到大学,一直参与组织学生活动,做学生会干部。”何杭的父亲何汉中知道女儿是一个不太安分的姑娘。何杭说:“我喜欢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在学校工作,一眼望到头,很容易想象到未来的样子,甚至能看到自己未来的状态,我不想这样。”2009年,何杭选择放弃在校的工作,去英国留学,继续学习金融,回国后,何杭在上海国际信托集团爱建信托有限公司供职,从事金融信托投资工作,年薪60万元。
  何杭坦言,当时出国留学受到了父亲的鼓励,“他鼓励我出去看世界。包括我2013年决定辞掉工作,回乡创业,家里很多人都反对,当时压力挺大的,但父亲支持我。”对于人生的选择,何杭感谢父亲何汉中一直以来的支持,“我爸爸也是一个爱捣鼓的人,他喜欢自己发明一些东西,很多人都知道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涂卡笔,公司的标准后来也成了国标,这也是现代企业的追求方向,我想秉承父辈这样的精神。得知我想回乡创业,爸爸全力支持,他也成了我的合作伙伴,我们一起研究医疗养老护理床这个项目。”
  “让我觉得比较幸运的是,我回乡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盐城创新创业的浪潮,我参加了很多比赛,得到了很多支持。”何杭补充道。
 
  亲身体会护理艰辛:专注养老追寻价值
 
  问起创业项目为何选择医疗养老护理这一领域,何杭说:“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我疯了,问我为什么要做养老,为什么不做金融创业,为什么要在盐城创业。”
  何杭告诉记者,在2013年回乡之前,她就与父亲讨论过医疗护理床的想法,并已经参与相关研究工作,“当时我已经参与了医疗护理床的研发,而且我觉得回盐城一方面能很好地继承父辈的创业事业,另一方面盐城善良淳朴的民风,让我有亲切感。”
  “研发医疗养老护理床,是我从亲身经历中得来的想法。”何杭对盐城晚报记者说,2010年,她的外婆卧病在床,“家里人轮流排班照顾,夜里是不能睡觉的,最难的是翻身,我外婆120多斤,翻一次身需要两三个人一起帮忙,每隔两个小时就得翻一次,不然会有褥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家感觉很累,但外婆生病了,作为后辈理应好好照顾,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能有一个自动为老人翻身的床该有多好,同时也在思考,未来是否能有智能机器人或者设备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何杭说,她把想法和父亲说了之后,他们就开始研发了,“载体是床,针对护理床做些创新,让家人能在床边完成对失能老人的照顾,这个原创性研发,我们研究了五年,中间也获得了很多专利。”
  “真的是体会到了照顾的艰辛,身心受折磨,所以才有了机器智能替代人工的想法,想减轻照顾的人的负担,更是为了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质,尤其是卧病在床的老人,让老人活得更有尊严。”
  在何杭的公司里,何汉中为记者演示了护理床如何自动翻身和如何让老人不下床就能洗澡。“我们的产品参加了科技部的技术成果展,获得国际金奖。2015年,我们受邀参加央视的一档节目,当节目播放到10分钟,演示了护理床的翻身功能时,公司的热线电话从那一刻至接下来的一个月被打爆了,很多人询问怎么购买,更多人是打电话来表示支持,他们感同身受,太多人有这样的需求了。”
  “养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在里面愿意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不多,关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的人也不多,我希望用产品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坎坷的过程。”何杭说,智慧养老的概念如今已经在提,但哪些项目可以落地还有待进一步印证,“我们去医院谈项目,医生很喜欢谈创新,但他们却不轻易用先进产品,因为医疗行业首先考虑的还是安全,所以,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创业中的成长滋味:打工多年也尝不到
 
  创业之后的状态,何杭用一句概括:“创业过程中的成长滋味,一年所体会到的,可能打工五年也尝不到,最通俗的话就是,以前我不是一个接地气的人,但我发现自己在逐渐接地气了。”
  “也有不想干的时候,为什么要为难自己。”何杭对记者说,在创业中,父亲是她的合作伙伴,父女之间的争执也是常有的事。“他是一个技术咖,在产品设计上,我们经常有不同意见,最终我们一般都是用客户需求和反馈来决定听谁的。有时候会想,何必呢,如果不创业,不做这件事,我是他疼爱的女儿,现在是合伙人身份,做了这件事情,要忍受他的严厉。但也就是想一想,我一般睡一觉就好了。”何杭笑道。
  何杭说:“我自己也在悟,给自己动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觉得这件事是有价值的。很多卧病老人并不是因为那个病死亡,而是卧床的并发症引起的死亡,我想让老人们躺在床上也能动起来,不仅仅是提供睡床、病床,而是提供服务。”
  如今,何杭和父亲合伙研发的“护德尔”护理床系列产品已逐渐走上正轨,就像何杭说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们经过近七八年的研发,去年护理床销售了500张左右,销售额为800万元,而他们的总投入已达两千万元。
  “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和父辈相比,他们创业在意的是产品的价格,而我更在意产品的价值。”何杭对未来抱以期待。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