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办养老,是当前及未来养老事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几年,河津市铝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十二冶职工医院)致力于创办福逸家园养老院,在全省首开先河,被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今年3月4日,央视“夕阳红”栏目专门对此进行报道,在全国进行推广。
2014年,在河津市民政局、卫计局、住建局和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该中心依托自身优质的医疗资源,投资600余万元,对相邻的“原十二冶办公楼”进行改扩建,创建区域内首家以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符合老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养老机构——福逸家园养老院,2015年1月正式运营。该养老院住房面积4590平方米,床位130张,设单人间、双人间,房内有空调、电视、紧急呼叫系统、宽带上网接口、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满足老年人多种居住需求。公共空间有视频监控,垂直电梯直达各楼层。养老机构与中心住院部全封闭长廊连接,极大地方便了生病老人的及时救治,可以做到小病不出屋,大病不出楼。投运两年来,已入住老人77位,半护理和全护理老人占到一半。
杨建兴是铝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也是养老院的保健医生。每天早上,他都要到养老院对入住老人进行一次巡诊,完善各种检查记录,延续对老人病情的进一步治疗。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医疗团队,24小时在岗值守,随时为老人们提供服务。医疗团队的职责主要是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心理支持、感染控制、院前急救、定期体检、健康评估、生活处理能力评估等工作。为每一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依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不同的健康指导方案,包括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起居指导。根据养老院的安排,每天医生要对所有老人进行一次巡诊,护士每天要进行两次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体温、脉搏。糖尿病患者还要不间断地进行血糖监测,每晚两小时一次巡视,按次按时给老人送药。每周一次科学养生知识讲座或个性化健康咨询答疑。完善的医疗体系、便捷的医护服务,为入住老人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同时也开辟了山西养老新模式。
今年86岁的王瑞青老人原是临晋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前几年老伴去世后,他在家雇了个保姆,日常生活虽然不受委屈,但由于身体不好,看病就成了一个难题。在外工作的儿女们放心不下,常常要请假回来看望他。后来,经过多方考察,他选择到福逸家园养老。他说:“这里的环境好、设施好,医疗护理快捷,生活护理也很到位。我来的时候,走路都走不稳,你看我现在,不仅能跳舞,而且还能打羽毛球呢!”
该养老院的成功模式不仅吸引了本地老人入住,而且周边万荣、临猗、稷山等县的老人也纷纷前来考察。一些学校和志愿者组织还将该院确定为敬老爱老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
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与人社、卫计部门对接,解决周边县市老人医保报销等问题。拓宽服务范围,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办居家养老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