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下,老人如何选择养老院?退休金够不够?院里的伙食、护理业务和医疗条件怎么样?别急,我们带你去看去选养老院!14日上午,本报与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策划数月、共同主办的“南京万名市民看养老院”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在市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爱心企业的赞助中,在专业人士的陪伴下,南京老年市民及其儿女可以亲自到您身边的养老院去一探究竟。
找家合适的养老机构,怎一个难字了得 据市老龄办最新统计数据,南京市目前有134.3万户籍老人,一直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经过政府近十年间的大力推广倡导,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包括社区居家养老康复床位达5万张。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医疗资源、价格因素等差异,造成目前老龄化社会下养老院资源分配不尽合理,有的机构床位严重超载,尤其带有医保资质的、市中心的机构,可谓一床难求,机构不得不在已经饱和的床位中超额配置;在有的郊区养老机构,软硬件配置好、价格较高,但却少有老人问津,入住率最低的只有10%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市只有近两万名老人住在机构里。养老市场冷热不均,老人并不完全清楚,这对于他们如何选择造成了难题。
“我特意从欧洲回来给父母找一家养老院,他们接近90岁,过去10年主要靠一个全职钟点工买菜做饭、陪同去医院看病,现在年纪大了,一个钟点工管不了那么多,只有住进机构靠谱。”本报读者李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她每年就忙一件事:给父母找养老院。收费超过5000元的,父母舍不得;没有医保资质的,父母不考虑。李女士远隔重洋,请亲友帮家人找合适的机构,然而怎一个难字了得。
万名市民实地探访,百万市民全程关注 南京市民政局福善处多年来一直想把需求双方的信息做一个精准对接,但政府不是服务的主体。作为养老机构的“娘家”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拥有详实的各项机构数据;而作为全国最大的都市报,扬子晚报拥有广泛的老年读者群体。因此,去年底,双方决定进行一次社会资源整合,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开拓此项带市民看养老院的活动。闻听此消息,长期植根于社区老年群体服务的社会爱心企业南京苏新智慧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国新表示将独家冠名赞助此项公益行动,帮助一直负重前行的养老院和不明就里的老人,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实地走访了解机构养老。
记者进一步了解,目前入住在养老机构的两万名老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失能、失智老人。更多适龄老人,因为对于机构感觉陌生,宁可入住医院或在家靠儿女照护,也不肯进来。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徐士锦会长介绍,像李女士家这样的,南京市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与空巢化加剧,两代老人的家庭增多,正面临着如何照顾和如何选择养老院的难题。尽管近几年在政府扶持和社会组织的引导介入下,养老机构无论医疗技术硬件、环境和服务软件都得到提升,但老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多养老院深藏闺中不为人知,甚至还导致经营艰难、士气低落的窘状。
为公平公开评选、推荐市民认可的养老院,探访活动将通过两种方式展开:实地探访和视频直播加网页展示,实现参与人数突破百万目标。在实地探访环节,从本月底到年底,每周根据报名的市民人数,组织养老院服务员进机构探访,现场发放调查评估表,让老人现场打分。本报将进行连续追踪报道,并通过扬子晚报官网展示全市养老院的集体形象,让老人走进机构,让机构了解老人需求的同时,将该活动打造成南京甚至全国的养老公益活动品牌。
养老院敞开心扉:欢迎前来探访 养老院怎么看这事?“翰瑞老年人服务中心”负责人梁飞表示,市民面对养老院有各种各样担心很正常,如今很多养老院具备医养结合优势,让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及失智老人得到更专业的照料,减少因照料不周而出现的事故概率,降低受伤害的几率。这样的公益活动帮助市民有机会接触养老机构,了解我们的服务。
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孟延书副院长介绍,院里去年被市里评定为5A级养老院,是全市三家“5A”之一。点将台社会福利院成立于解放初期,一直是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自然过硬。近年加强了人力资源配备,属于一床难求的养老院。这次公益活动将帮助多数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真实了解机构:“工作人员会打人吗?是不是整天坐在门口发呆?”她说很多老人对机构认识存在误区,此项活动将廓清真相,他们将把最真实的环境和最贴心的服务告诉前来探访的市民读者。
不收费用,爱心企业拿出专项资金 “今后越来越多的老人会进入养老院,选择适合每个人的机构,显得尤其重要。”此次公益活动的赞助企业南京苏新智慧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国新表示,考虑到全市各类养老机构起步艰辛、维持艰难,他提出不收养老机构和参观市民的各种费用。自己作为有责任和担当的社会企业,愿意为“万名市民看养老机构”公益活动拿出专项扶持资金,作为主办方在活动组织和劳务方面的费用。
上海佰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去年在南京收购了建邺区和鼓楼区的三家民营养老院。公司总经理杨嵘昨天特意赶到启动会场,他说,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社会养老主体应该是市场机构,这与中国老人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探访活动显得十分必要。“这既可以帮市民了解机构,也能让机构了解广大老人的真实需求,由此,机构的服务会更完善。”
南京市民政局福利慈善处处长周新华说,“万名市民看养老院”为市民近距离了解、多视角审视养老机构提供了可能,养老院得以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提高服务质量。“南京是全国养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居家养老试点城市。目前存在养老服务供给单一与老人需求多元这对矛盾。”他透露,为适应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今后政府部门还会帮助在此次市民探访后认可的好的养老机构,推广其在社区里的“破墙”延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