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昨天给我打电话,让我来领免费报纸,我爱看报,很高兴啊,今天过来拿报纸。”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的虚拟养老院门前,唐致武老人手提一袋报纸,笑对记者说,这是他的“精神食粮”。
所谓“虚拟养老院”,就是由政府向家政服务企业购买或补贴养老服务项目,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化全天候养老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由接待中心、呼叫指挥中心和金色晚年服务中心组成。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兰州城关区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基数达16.2万,增速达4%,面对养老社会难题,城关区2009年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由政府主导建设的虚拟养老院。
2010年初,唐致武向所居辖区杨家园社区提出申请,在虚拟养老院注册后,便享受到养老服务。据了解,在兰州市城关区,像唐致武一样接受虚拟养老院照顾的老人还有7万多名,其中1.5万名老人要求长期养老服务。
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副院长李鹏表示,该院在深入调研老年群体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向老年人提供家政便民、医疗保健、娱乐学习和心理慰藉等220多项服务,满足其生活需求、发展需求及情感需求。
李鹏说,凡是区内注册过的老人均可享受低于市场价格20%的优惠服务,针对家庭经济情况特殊的老年人群体,虚拟养老院则对其分类补贴,提供低偿和无偿服务。
该区虚拟养老院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通过高科技信息平台,吸纳了74家加盟企业,建成38家养老餐厅,30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服务人员达4000余名,网点遍布该区所有街道。
同时,虚拟养老院还成立义工联盟和各类志愿者队伍,招募义工、志愿者7000多名,利用节假日组织文娱活动,向“三无”老人和困难空巢老人进行“一对一”结对服务。
李鹏说,“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关注,现在很多老年人未富先老,收入低,政府必须输血支持养老产业,当然还需要企业的支持。”
当地民政部门预估,到2013年,该养老院注册老人数将达10万,长期需要照顾的老人将达5万,其每年所需资金也将达2000万到3000万。
兰州市城关区政府将虚拟养老院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运转保障和完善升级,并把辖区内所有老年群体纳入服务范围;政府出资将“三无”、困难“空巢”和农村“五保户”等部分困难老人全部托管;对重点优抚对象、老专家、离退休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月提供50元服务补贴;普通老人购买服务价格比市场价优惠20%左右。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