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惠老民生工作,把惠老民生工作列入每年的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使更多的政策惠及老年人,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哈尔滨的老年人生活得幸福、有尊严。
2011年,市老龄办承担了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建设1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建设一处功能完备的老年宜居社区等三项惠民行动项目。我办党组把这三项工作作为开展现“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和“政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今年全办的重点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抓实抓好。
——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制定了政策,确定以具有哈尔滨市郊区农村户口,享受低保待遇,年龄7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及重度残疾的独居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每人每月享受50元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城区农村共有359名特困、空巢独居老人今年7月1日起享受到居家养老补贴,使政府购买居养老服务向城乡一体化迈进,扩大了覆盖面。同时,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经市政府同意,从今年10月1日起,将我市城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所需资金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这些举措,改善了困难老年人生活状况。受益的老年人都非常感激市委、市政府的惠老政策。
——建设1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去年建立10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市政府拨付200万建设资金,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建设110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建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标准高、要求严,服务实、效果好为原则,要求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都要建立本社区老年人的信息库,以便能够及时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服务站,则要求开展日间照料、配送餐服务等。为推进建站工作,我们经常深入社区,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过积极工作,截止11月15日,1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全部建成,开展为老服务。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经市政府同意,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建立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站303个,全市所有社区年底达到全覆盖。
——建设1处设施完备的老年人宜居社区。什河丽景敬老社区占地21万平方米(集体建设用地),建筑面积为36万平方米,总投资76000万元,规划建设居家式养老床位1.2万张,是为我市老年人、主要是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建设的社会化、专业化居家养老敬老社区。是2011年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和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今年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实际完成8125万元。我办积极协调和努力为项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提供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项目推进工作进展较好,实现了完成部分功能区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2012年,市老龄办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践行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的理念、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我市老年人的生活得幸福、安全和有尊严。
(来源:哈尔滨市老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