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至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栏目连续播出邯郸市肥乡县“互助养老”模式。据悉,这是由中宣部指定、民政部推荐的春节档期重点节目。1月27日,记者慕名来到邯郸市肥乡县养老院进行采访。
养老院负责人谈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以肥乡县前屯村为例,该村总人口1510人,60岁以上老人147人,其中独居老人35人、留守老人25人,占全村老年人总数的40.8%。如何把这些平常独自生活、居住条件较差、精神生活贫乏的老人集中起来供养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而更严峻的现实是:村村建立养老院将所有老人供养起来不切实际,居住盈利性养老院费用较高,一般人又住不起。为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从2008年开始,肥乡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尊重传统习惯,探索了“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养老工作模式。并于8月在肥乡镇前屯村创建了第一家“互助幸福院”。
肥乡县宣传部李运强介绍到,肥乡县互助养老新模式实施几年来,投入少、成本低、效果好,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欢迎。去年2月15日,民政部长李立国到肥乡调研考察互助养老模式。9月6日李立国部长又致信县委书记宋仁堂,肯定并盛赞肥乡首创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称肥乡做法“为全国趟出了路子、做出了表率”。
据了解,肥乡互助养老模式已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前屯村也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帮扶工作试点村”,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化养老的新亮点。现在,该县已经把互助幸福院纳入“十二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设施,去年建成各种形式的农村互助幸福院227所(村),占全县265个村的85.6%,力争今年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农村互助幸福院全覆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邯郸市肥乡县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了“互助养老”的新模式,不仅投入少,而且效果好。做到了让老人老有所养的同时,也能老有所乐,值得借鉴和推广。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