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是徐州主城区的核心区,总人口30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4.94万,占总人口的16.2%。近年来,云龙区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以开展“为老服务工程”活动为载体,把老龄事业纳入发展总体规划,把老龄工作作为全面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老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建立和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和谐云龙建设的总体规划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始终以省、市5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研究加快推进云龙区老龄工作新举措,2010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区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对我区老龄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通知》,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成员单位,确保了云龙区老龄事业各项工作按时有序展开。2011年出台了《云龙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运营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细则》。将老龄工作纳入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逐步形成了“党政主导、社区依托、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各单位共同参与”的老龄工作新机制。
抓好“四项落实”,积极构建老年社会保障机制
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基本达到平均年新增参保7000人。扩大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确保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4%以上,档案接收率90%以上。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年度资格认证率达到98%以上。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全额结算及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达100%。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参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60岁以上农村居民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
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老年人基本生活明显改善。全区建立和完善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和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区现有70岁以上低保对象200人,月保障标准平均达370元。建立农村五保供养自然增长机制,全区共有69名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4740元。2011年开展了“福康行动”工程,为全区五保老人实施了健康体检。建立了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尊老金发放制度。目前,全区共有7名百岁老人领取了每月300元的尊老金,590位90—99岁老人领取每月100元的尊老金,6099位80-89岁老人领取每月50元尊老金。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全面推行,共投入103万元为572名80岁以上困难独居老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
落实“爱心护理工程”,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服务。完善医疗保障体系,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7%。70周岁以上老人在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比一般居民提高5%。依托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00张床位的云龙区老年护理院并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覆盖率达到95%。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00个,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到99%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了100%。在收费上对70岁以上老人免收挂号费,注射费减半。对辖区孤寡、伤残等老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2006年以来共为60岁以上及孤寡、伤残老人免费体检96721人次,减免挂号、检查、诊疗费等共计78.42万元。共建立老年居民健康档案43700份,随访达100712人次。
落实老年人维权制度,完善司法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全面建立维权站和社区老年义务普法团。近五年来,共开展各类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专项宣传活动6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传单2万余份,举行法制讲座600多场,受教育人数6万人次。发放“徐州市云龙区律师接待涉老纠纷免费咨询服务卡”,使老年人持卡享受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积极推行老年人法律需求“一站式服务”、“三优服务”。“五五”普法以来,共解决涉老纠纷70余起,接待赡养类咨询42起,为2100余位老年人提供了各类法律咨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区法院成立了“老年人案件合议庭”,为老年人申张正义、排忧解困设置“绿色通道”。在诉讼费用上采取“减、免、缓”,帮助老年人申诉。近五年来,共受理涉及老年人案件945件,涉及60岁以上老人1025人。
实施民生幸福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2011年启动了建设总投资1.2亿元,占地50亩,设计1000张床位的区级社会福利中心,正在积极办理各项前期手续,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高标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云龙区共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9个,其中省级示范1个,主城区基本达到社区全覆盖。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推广“六个一”模式和“五心”活动。“六个一”即“确定一批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一本服务指南手册、发放一本老年人优先服务卡、开辟一条服务热线、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和制作一卡通空巢老人服务菜单”。“五心”即“工作人员付出真心、志愿者奉献爱心、对待老人要耐心、让老人倍感舒心、让家人充分放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已成为老人们的第二个家。
积极推进多种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2010年,云龙区成立了“金手杖助老服务中心”,为600多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了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积极创新发展具有云龙特色、深受老年人欢迎的“虚拟养老”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实现了居家老人服务需求点对点对接,老年人只需打一个电话,就可获得所需要的6大类53项服务中的任何一种服务。
建设“三个阵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以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为纽带,多元化搭建老年活动平台。目前,全区54个社区、18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统一印发了《老年人协会工作记录》,制定了《社区老龄工作职责》、《社区老龄工作任务》、《社区老龄工作标准》、《社区尊老敬老制度》。全区基本形成了以老年人协会为主体,各类老年群众性组织为基础,社区老年人广泛参与的活动网络。社区老年活动室常年开放,为老年人提供聊天、娱乐、健身的场所,使社区的老年人生活更充实。
以老年大学、老年体协为阵地,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云龙老年大学目前共拥有各类专业15个,在校学员1300余人,满足了老年人老有所学的心愿。老年体协在各社区组建老年秧歌队、腰鼓队、健美队和太极拳队等260多支,常年开展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实现老有所乐形式的多样化。
打造具有云龙特色的老年文化活动品牌,增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在全区开展评选“十佳阳光老人”、“十佳孝老好儿女”、“十佳助老志愿者”、“敬老文明户”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各社区结合实际,纷纷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敬老民俗文化活动,社区“饺子宴”、“蛋糕宴”、“长寿宴”、“粽飘香”、“金婚老人纪念”、“畅游大好河山”等活动受到老年人的热烈欢迎,其中铁桥社区重阳节饺子宴举办了20年从未间断,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省、市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