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河口区三措施实现老有所养新跨越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一是全方位宣传造声势,重视支持老龄氛围浓。河口区高度重视老龄宣传,把它作为开展老龄工作,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启动器。落实兑现信息宣传奖励资金。2011年有144件被采用,其中,在全国、省网站被采用57篇,25篇被《大众日报》、《东营日报》采用。设计试运行了河口区老龄工作网站,构筑起网上网下宣传体系。开展调研视察和走访活动,加强老年法律法规、维权和养老保障的宣传。认真开展并做好“敬老月”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以会议和面送领导方式宣传。使老龄工作和养老保障工作赢得了区委、区政府和全社会重视、支持和高度关注,为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扩大养老保障范围提供了强烈的舆论氛围,打下了以实际行动落实各项政策的坚实基础。

  二是将关注老年民生的理念变为实际行动,改善和加强养老保障。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和关注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等关注老年民生的理念,变为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2009年河口区将老年救助范围由原来的75周岁以上扩大至70周岁以上,救助标准为东营市年龄段最高,在全省领先。2012年1月16日七届区委一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扩大高龄津贴范围、提高高龄补贴和救助标准、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等事项。并迅速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医疗保障进一步改善。7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参合,个人资金缴纳部分全部由财政承担。2011年首次组织全区73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查体,并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2011年,区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一处集孤老供养、孤儿养育、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于一体的河口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福利中心建筑面积3741.98平方米,现在工程三层主体框架完成,正在进行一层砌块施工。“银龄安康工程”填补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障的空白。2011年投保率达到57%,入保总额达150260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50%。平均每人参保份数为2.3份,在全市最高。按程序迅速办理理赔案件12起,理赔金额达49894.46元,位列全市前列。老年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自2011年7月1日起,将60周岁以上城镇居民纳入基础养老金发放范围,全区60周岁以上城乡老年人都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基础养老金和生活救助金发放工作城乡一体,且救助标准最高。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组织评选出的“十大寿星”和“十大孝星”在全区进行了通报表彰,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区老龄办分别为他们颁发了奖牌、证书和奖品,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三是高度重视养老保障,高点定位贯彻落实《意见》。区老龄办向区政府提出了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和扩大保障范围的建议,并按照区政府高点定位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以报告形式提出申请。于2012年1月16日七届区委一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问题。一是对农村及城镇非离退休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70-89周岁救助金由每人每年360元提高到500元,90周岁以上救助金由每人每年960元提高到1200元,并按此新标准春节前全部发放到位。其中农村75-89周岁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承担每人每年300元、区财政承担200元,农村90周岁以上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承担每人每年800元、区财政承担400元,农村70-74周岁以及城镇非离退休70周岁以上所需资金全部由区财政承担,提前超额实现《意见》到2015年的目标。二是高龄津贴发放范围由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扩大到80周岁以上,80-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全部由区财政承担。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其中省财政100元、区财政200元),三是将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30元;四是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按地方老年人口,由区财政投资,按每人每年10元标准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来源:东营市河口区老龄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