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养老产业的诸多问题,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健康·城市·创新”分论坛上,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工程师孔宪娟博士介绍了清华同衡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养老精细化管理与精准服务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
孔宪娟博士从养老产业发展背景、相关主体需求分析、同衡探索实践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四个方面,并以呼和浩特新城区的项目为例,分享了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为了实现政府老龄事务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利用多元数据对老年人需求特征及行为特征进行了刻画,为养老设施布局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的内容。
1:养老产业问题多
需要新的信息技术进行支撑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且老龄化呈加速上升状态,养老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为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国家及各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的支撑来统筹养老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2007-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逐步上升
通过对新时期养老体系相关主体需求分析得知:老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需要个性化和及时性的服务。政府在老年人事务联动管理、服务单位监督监管、为老服务产业引导、科学决策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老年人事务精细化管理与为老人精准服务提供决策分析支撑,实现政府老龄事务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服务单位全过程动态评估监管、老人需求及时响应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2:大数据作为支撑,探索养老产业
在过去的几年中,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清华同衡在大数据分析支撑养老科学分析与决策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我们采用老人卡刷卡数据、交通数据、POI数据、气象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时空行为分析、机器学习、离散选择等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方法对老年人需求特征及行为特征进行精细化分析,从不同典型街道老年人精准画像出发,对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评估、消费行为时空特征分析以及养老规划模拟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养老设施布局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3:呼和浩特为示范
多方协同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虽然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已经在不同街道老人精准画像、老人服务质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是仍然不能解决政府管理面临的老人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服务单位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
作为清华的企业,我们有更好地为政府和公众服务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选取了呼市新城区作为案例,阐述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打造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解决方案。
针对新城区居家养老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各类需求提出了“政策引导、规划先行、重点建设区级/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智慧养老管理平台、导入社会服务资源,建好几个示范社区和项目”的建设思路,建立以居家养老智慧管理平台为依托,以信息驱动政府、老年人、服务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相关方协同合作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系统化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可控、有效、优质、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清华同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工作思路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居家养老智慧管理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示范、农村养老服务示范、居家养老服务与产品展示以及相关政策制度保障六个方面。其中,居家养老智慧管理平台是管理与服务的核心支撑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居家养老管理与服务大数据库、老年卡数据管理系统、老年健康评估数据系统、老年服务管理系统以及老年事务决策指挥系统五大模块,各系统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高效运作的有效支撑。
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子模块
4: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好处多
呼市新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政府来说:
整合了个人、社区、街道、区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养老资源,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
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政府包办转向社会化服务、从政府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社会协同治理。
对老人及其家属来说:
满足了老年人专业化的养老保险、特殊的医疗保障等差异化需求,提供老年人智能、便捷、精准服务;
确保老年人拥有稳定、良好的生活状态,减轻其家属的日常照料负担。
对养老服务产业来说:
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性;
促进服务机构良性竞争;
培育健康、体系化的未老产品与服务。
展望
中国的老龄化与城镇化高速发展伴随而生,其广度、深度都是前所未有,面对的情况也很复杂,需要社会力量协同应对。清华同衡作为清华系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们联合了社会各类资源,形成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希望以高端的智库、平台资源,来辅助相关政府和企业共同成长。
欢迎各界关心养老产业的企业、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共同促进养老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