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1日,全国老龄办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老龄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暨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启动会议。
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陕西省、贵州省、重庆市、杭州市老龄办及厦门市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为老服务经验报告。记者在梳理各地经验做法时发现,各地落实《意见》与创建活动良好对接,内容各有侧重,经验各具特色,工作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教育性,值得借鉴学习。
落实《意见》与创建活动高度融合 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依据,以满足老年人迫切需求为导向,以增进老年人福祉为目标,明确了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重点任务,涵盖了老年人医、食、住、用、行、娱等各方面。
7月20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为老服务,推动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全国老龄办启动全国第三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
贯彻落实《意见》,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这两项工作高度融合,统筹推进两项工作,既是各级老龄办的职责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动员全社会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各老龄工作部门应当总结交流经验,研究推进措施,部署工作任务,不断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指出,各级老龄办、老龄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意见》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创建表彰活动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进落实今年老龄工作任务中,将《意见》的贯彻落实和创建表彰活动作为有机整体,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意见》的落实,让广大老年人得到更多实惠;通过创建表彰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充分弘扬;通过这两项工作的整体推进,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老年人的亲切关怀。
多措并举将《意见》落到实处 加强政策保障。江苏省先后出台推进老年精神关爱、实施安康关爱行动、建立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关爱照料制度、加强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关爱工作等老年人系列关爱服务政策,为加快构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贵州省针对高龄、失能、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出台了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地方配套法规,31个省(区市)出台了老年优待政策,27个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贴政策,17个省(区市)建立了护理补贴制度,20个省(区市)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增加资金投入。陕西省将高龄补贴年龄下延至70岁,补贴标准扩大一倍,全省享受高龄补贴老人共290多万,每年各级财政发放补贴23亿多元,其中省级财政配套资金7.3亿元。江苏省财政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亿元,连续12年实施农村敬老院“关爱工程”,省财政投入11.38亿元,农村敬老院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拓宽为老服务。江苏省对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实行“1+1+1+1”关爱照料制度,做到重点空巢独居老人每周有人看望,生病有人照料,困难有人解决,让老年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照顾服务。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候诊大厅开设“爱心敬老屋”,免费提供茶水、轮椅、便民箱,在功能区内还配置了休闲沙发和体感游戏机,老年人在候诊取药的等待之余,可以做一些健身活动。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成立“安愉人生”俱乐部,定期组织老年客户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才艺比赛、旅游参观等符合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老年客户群体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切实体现了老有所乐的理念。
创建奏响为老服务最强音 规范创建程序。重庆市及时下发创建活动通知,拟定5个方面23个细则,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目标、载体和措施,确保创建质量和水平;大连市制定下发《创建评估管理办法》和分类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建立评估委员会和专家库,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参创单位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工作队伍、惠老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群众评价等十个方面,采用听取汇报、服务对象抽查、实地考查和社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估。
加大宣传力度。杭州市树立典型,打造样板,组织省市媒体实地走访,四大联创行业和近430家市本级创建单位,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辽宁省各创建单位除主流媒体宣传外,分别利用村头巷尾、公共场所和社区的户外广告、灯杆广告、LED屏,建筑围挡、宣传橱窗及建设主题围廊,手绘主题文化墙等,全方位、无死角地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内容及服务标准的宣传。
开展系列活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分公司,在全省14个市开辟“爱心邮路”1070条,1085名投递员与1153名帮扶老人建立了长期爱心帮扶关系。福建省组织开展为老年人办实事承诺签约仪式,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国网电力、兴业银行等8家企业的负责人与省老龄委签约,承诺为老年人赠送意外伤害保险、免费送电、优惠提供家政服务、举办公益文体活动、免费康复护理和走访慰问等共20多个办实事项目。
截至2016年,全国共评选出18377名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2483个“敬老文明号”。2016年“敬老月”活动期间,各地走访慰问高龄、空巢、失独、特困、残疾和功勋老年人2850万人,发放慰问金和各类物品价值38.62亿元,组织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1357万人次,老年优待、法律援助、文化活动、为老服务等活动惠及8648万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