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者:   来源: 太谷县民政局  2017-08-1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已成为基层政府改善民生的“必选动作”,但是,基层开办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只为做个样子,上级检查时“门庭若市”,检查过后门可罗雀;有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摆设,设备简陋、服务单一,登门造访的老年人寥若晨星,备受社会的诟病;还有一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寒冷的冬天,因缺钱供暖而被迫停办,日间照料工作缩水为季节性照料。
  一是部分基层领导者的政绩观存在严重错误。在一些基层领导者看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只要有摊子可看、让上级看到报送材料,就算完成任务了,就可以算作是自己的工作政绩了。于是,他们对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服务效果不屑一顾,在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上,只是注重表面、不注重实际,只强调数量、不管质量,结果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成了形式主义十足、备受社会诟病的政绩摆设标志。
  二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经费难以保障。这几年来,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经费共有两项,一项是建立经费,分别按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万元/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万元/个;另一项是运营经费,2万元/年。由于经费到位迟,基层的做法一般先由承办者垫支,待建设完工、验收合格后,再由民政部门按上述标准拨付。可是承办者在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时,对垫支经费能否按时得到“补白”?什么时候才能到位?存有很大的疑虑,于是在建设投资上尽量缩减开支,甚至偷工减料、购置低档次设备以次充好,大做表面文章;而运营经费每年仅有区区2万元,根本不够解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冬季取暖、水电费开支、服务员工资。这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日间照料服务水平低和冬季停办的重要原因。
  三是有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承办者动机不纯。有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承办者,压根就不是为老年人作想,而是为套取国家资金、赢取最大利润。他们对赢利信心十足,在他们看来,服务对象不过是一群弱势者,都是些小人物,翻不起大浪来,不会对其非法赢利造成威胁。于是,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立上偷工减料、购置低档次设备,在服务运营上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结果导致了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为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尽快摆脱工作困境,建议设立恰当的建设经费标准,改革现行日间照料服务制度,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工作,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一是基层民政部门要在“落细落小”上下工夫,用务实的态度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问题的实质性机构,在工作上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在细微之处使力,否则就难以保障其日间照料服务。因此,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不仅要在细微之处着手,更要关注和强调在细微之处落脚,必须用务实的态度去服务老年人。基层民政部门要精心调研老年人生活所需,根据各地老年人的各种具体服务需求设置服务规模,购置服务设备,设定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在细微之处下工夫。
  二是强化管理服务,用长效机制取代短期做法。①国家拨款只是一种政策性补助,并不是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经费包干,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绝不能靠国家拨款来延续生命;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要具有便的民特点,不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不能时停时开,更不能成为摆设。基于上述观点,基层政府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上,必须从长效机制的建立上着眼,在可持续性上“做文章”,要建立专项经费筹集制度,从地方财政、地方慈善捐助、老年人子女集资等渠道设法筹集建设经费,用制度补足资金空缺,保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稳定运营,不因国家经费补助的不足而停办;其次,要改进现行的管理服务制度,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运营上设立多项实质性指标进行考核。第三,要实行多极补助标准,根据服务对象数量,当地生活水平确定具体建设标准,并依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具体建设情况(指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完成一项补助一项,完成好补助多,完成不好补助少,由乡镇具体负责,县民政部门组织好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彻底突破平均化拨款的不合理做法。
  三是加强监督制度建设,用最接地气、最有权威的监管方式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保驾护航。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和运营的管理,难就难在监管工作上,只有从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民众参与监督的角度出发,才能保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一要对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常规检查,通过看、问、听、查等形式了解日间照料中心的进展情况、运营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二要通过召开调研会、走访群众,了解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实际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三要畅通各类监督渠道,通过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与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的约谈、查对承办人和服务员应负责任、审计财务、人大政协监督、专项调研监督、网络监督等手段,掌握原汁原味的批评建议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建议和相关规定予以整改、问责,确保各项监督措施的“接地气”和权威性。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