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省委部署了深化农村改革、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14项重点改革事项,涉及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为解读中央及省、市委相关改革政策,不断提升群众对改革的知晓率和获得感,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即日起,鲁中网推出“深化改革惠民生”专题报道,围绕14项重点改革事项,深入改革项目实地进行采访,全面展示淄博在重点改革中的新措施、新成效。
83岁的鲁桂卿老人是国营第四八一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如今,她在淄博博爱养护院安了“新家”。大半年来,她住在宽敞洁净的单间里,每天看看电视,与院里的老人们聊聊闲天、搓搓麻将,儿女每周定时前来探望——这着实让孩子和她自己都省了不少心。
在今天的淄博,像鲁桂卿一样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更愿意选择这种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不必整天为柴米油盐操心,不用担心拖累忙于事业的孩子,铃声一响,专业医护人员随叫随到……
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数量达到210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9张,其中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达到57家。
坐落于张店区科苑街道潘庄社区的博爱养护院,设置护理床位380张,拥有10名护士和20名护理员的专业护理团队,目前已有近百名老年人入住。针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救治、康复护理、文化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淄博博爱养护院院长郭秀梅接受采访时表示:“医养结合就是让‘医’贯穿‘养’的全过程,我们的医疗、护理和护理员3个团队,可以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这种医护和照护的结合,能让老年人在这里安稳地度过晚年。”
张店区中医院承办的中医康复养护院则是一所公立“医养康”结合型养护院,除具备医疗、护理、养老功能外,特别突出的是康复和养生功能。该院三楼的康复训练大厅里,康复师们为老人做着一对一康复治疗。院长刘霞告诉记者,许多老年人因脑梗患有偏瘫,不能自主活动,专业康复师通过做按摩和相应的肢体功能训练,对肌肉萎缩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2016年2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突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和基本养老“四个重点”。淄博依托12349养老服务平台,正助推居家养老服务走上更加智慧化的层面,逐步打造起“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8月17日下午5时许,张店区12349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接线室里,话务人员正忙着解答咨询,协助老年人订购商品和服务——最忙碌时,他们一天要接200多个电话。据了解,该平台目前已整合700余家代理商,涵盖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等多项服务内容,真正实现了老年人足不出户,一个电话,一点鼠标,各类养老服务送上门。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推动建立区县养老服务平台、复制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智慧养老服务运营模式,扶持社会组织、企业运营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日间照料中心,实现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服务。”谈及社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时,市民政局副局长XXX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