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召开的浦东新区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建设工作推进会透露,两年多来,浦东新区的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经过验收合格的区、镇二级142家睦邻点已经覆盖21个镇,新区计划每年新增100家。至2020年底,浦东计划建成睦邻互助点不少于500家。
据悉,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是浦东新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特色创新模式。目前,新区24个镇共有老年人口近50万,超过区户籍老年人口86.6万的一半,农村地区聚集着庞大的老年人群,但服务供给相对缺乏。睦邻点作为一种浦东农村地区繁荣起来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在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方面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既是构成邻里互助圈的核心设施,又是串联起居家和居村活动圈的有效节点。睦邻点能够在有效半径内提供为老服务,得到老年人切实好评,是值得重视和急需发展的为老服务设施之一,对于多层次为老服务圈的打造、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
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塑造社区精神的具体实践。养老睦邻互助点是实践文化养老载体,具有思想阵地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便民服务的阵地,更是老年人思想、文化的阵地。同时,睦邻点的传统传承功能也在不断凸显。“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理想,孝道文化、邻里文化都可以在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得到弘扬。一些睦邻点发挥了解决急难事、调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平安的功能,增加了社区的凝聚力。
据了解,睦邻点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治精神是它的内核,农村养老睦邻点对社会建设撬动意义很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工作方法。睦邻点建设作为老年宜居社区、构建养老服务非正式照料体系的重要内容,已列入上海市、区二级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之内。到2020年底,上海市将建成社区养老睦邻互助点不少于2000家。
今年,全区将推选出68家申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通过以评促建,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