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省将办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其中一件实事为续建省托老院,开工建设4所城镇中心养老院,改扩建10所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2218张。近日,记者走进海口部分养老机构,观察老人养老生活,同时从省民政厅了解到各项“实事”项目的进展。
养老机构内多为“残障”老人
近日,商报记者来到海口市振东(米铺)老年公寓。下午4时许,正是老人晚餐的时间,这时老年公寓的大院内多了一群特殊的人群,两名学生模样的女孩正蹲在地上细心地给老人按摩双腿。原来,这是来自海南医学院的学生义工团队,这名老人在去年因为脑血栓导致行动障碍后进入老年公寓。
什么都挺好的,就是有时候想换换口味。”提到在养老公寓的生活,这名因为脑血栓而失去部分自理能力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因为病后走路就开始有点困难,再三考虑后,决定住进振东老年公寓的。
“老人也是‘老孩子’,众口难调啊。”老年公寓一名负责人说,由于老人身体原因,无法让老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时候加菜都要经过医生同意。“现在的养老大部分属于‘被动养老’,我们公寓现在95%都是出现自理障碍的老人。”
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多种需求
近日,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利养老机构,以“五保户”、“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人为主,而福利养老机构接收这些老人也仅仅保障老人基本的吃、住、医疗等生活保障。
“由于硬件设施的建设条件有限,其实有些时候老人也是没得挑。”一名公立养老机构从业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到,现在海口市在市区的福利养老机构仅容纳了200多名福利养老的老人,仅仅满足海口户籍的老人都还不够,更别想能满足对于现在日益涌向海南养老的外地老人。
“‘救助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这是目前三大养老模式,而‘居家养老’应该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名民营养老机构业内人士也谈起自己的看法。“民营养老机构最怕的是纠纷,然后政府对机构的相关支持也很重要。”
该人士说,作为养老行业一线人员他感受到了海南最近几年来,民政部门对养老行业的支持力度。“但目前海南的养老行业犹如处在行业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摸索。”该负责人说道。
近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海南省第一所省级综合性的养老服务机构,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南侧永庄村省托老院,计划2013年年底前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可同时为618位老年人提供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障等多项服务。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