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高度重视计生家庭的养老保障工作,把计生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作为惠民、利民工程来抓,认真分析人口形势,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7类21项,把计生家庭养老保障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多策并举,受到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一是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从2005年1月开始,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岁以后,给予夫妇双方每人每月60元的奖扶金;2009年奖扶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2012年奖扶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按5:3:1:1比例承担。安阳市的汤阴县、开发区为增强少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能力,分别提高奖扶金标准至每人每月100元和350元。四年来,全市共为8715名奖扶对象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2798.376万元。
二是落实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从2007年起,安阳市在全省率先启动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和80元的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从今年开始,安阳市提高标准至每人每月220元和270元。四年来,全市共为501名符合条件对象累计发放扶助金302.832万元。
三是在开展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县(市、区),给予计生家庭参保费补贴和提高60岁及以上年龄计生家庭老人养老金发放标准。2009年以来,安阳市6个县区相继开始开展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参保环节对45-59岁参保的计生家庭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参保费补贴,在发放环节对60岁及以上计划生育老人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20元。2011年,全市确定45-59周岁计生家庭参保人员19189名,60岁以上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3338名,仅此两项政策县区财政每年为计划生育家庭增加投入2720.02万元。今年,安阳市的林州市、汤阴县、开发区也被纳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单位,目前市计生部门正在加紧进行计划生育家庭的摸底调查。这项政策的落实有效提高了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家庭的养老保障能力。
四是建立农村计生家庭“吃、穿、住、医、乐、葬”六保障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农村养老服务平台。根据安发〔2009〕29号、安办〔2010〕9号等文件精神,安阳市人口和计生委联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制定下发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集中供养办法》(安人口〔2010〕134号文件),对入住乡镇敬老院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按照当年度“五保”老人供养标准的50%给予补贴,补贴费用由市、县、乡三级按2:4:4比例负担。同时对居家养老的计划生育家庭开展“五保六服务”。即对农村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户家庭老人,由乡镇计生办主任、包村干部、村计生协会员、村委干部、村计生管理员五个人包一个家庭,为其提供生产帮扶、生活照料、卫生保健、爱心护理、精神慰藉、娱乐关怀等六项服务。从2009年实行以来,共有183名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入住乡镇敬老院,3971名计划生育家庭老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五是开展计生家庭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安阳市人口和计生委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安政办〔2011〕50号)文件要求,积极指导滑县、北关区、龙安区等地制定方案,进一步完善农村计生家庭“五保六服务”工作模式,把计生家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范围,以发放代金券的形式,使计生家庭享受政府提供的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充分利用计生基层队伍网络优势,借助社区建立的居家养老“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计生家庭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照料和帮助。2011年开始,滑县在试点乡镇对计划生育家庭推行“五包一”服务责任制、“六项服务”(生产帮扶、生活照料、卫生保健、爱心护理、精神慰藉、娱乐关怀)、“六项保障”(吃、穿、住、医乐、葬)服务模式,每月向计生家庭发放20元的服务券,借助社区家政服务平台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保洁、护理等服务;同时每月为计生家庭老人发放洗澡票4张,发放收音机一台,体现了政府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怀,社会导向良好。北关区、龙安区借助市老龄委打造的为老服务平台为辖区计生家庭老人开通了12349为老服务热线,计生部门出资购买服务费用,并建立工作制度。截止目前,共服务计生老人315名,打造了具有安阳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来源:安阳市老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