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本溪市养老市场面临“身单力薄”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与“日趋强劲”的养老服务需求极不匹配现状,养老护理员队伍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经调查,目前全市国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和从事居家养老工作的护理员共有1600多人,持证上岗只有100多人,且普遍存在待遇低、地位低、水平低、年龄大、无保障、不具备专业技能的特点。养老护理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短缺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养老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溪市民政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养老护理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把好脉,对症下药。国办养老机构中一线岗位多是外聘养护员,外聘人员工资水平偏低,与在编职工同工不同酬;民办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的工资多数在500-800元之间,低于900元全市最低工资水平;用公益岗位补贴开支的870名居家养老护理员最高工资也只有700元/月。上述情况导致40岁以下人员多数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直接影响养老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本溪市民政局制定出台《本溪市民办养老机构“以奖代补”补贴办法》,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补贴政策,从2009年开始,从福彩公益金中列支款项,在每年的年终检查后,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实际入住老人人数对养老机构进行补贴,2009年为全市民办养老机构补贴20万元,2010年补贴40万元,2011年补贴90万元,三年翻了三番,增加了民办养老机构的收入,同时要求民办养老机构将补贴资金按照比例用于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另外,在全市范围内评选、表彰优秀养老护理员,宣传先进事迹,对常年在一线工作并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激发工作热情。
二是抓培训,提高技能。针对养护员队伍普遍存在个人素质低、业务技能差的实际情况,利用就业服务政策与市就业服务局联合开展上岗培训,2010年,对全市1300多名护理员进行了免费培训。2011年,组织职护士组成教师队伍,并到省培训学校学习养老护理专业技能,对全市养老机构评选出的优秀护理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免费培训,培训后由优秀护理员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带动全市养老机构的所有护理员加强技能学习,转变养老护理观念、提高业务技能,有效地培养了全市养老护理员。
三是搞活动,提高社会认知度。2011年,对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开展业务轮训,重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根据养护员迫切需要提高的技能,制定了试用的考核项目,举办了首届护理员护理知识及技能大赛,全市各养老机构推荐的68名护理员参加了比赛,经预赛、决赛,19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赛后,参赛的68名选手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中,有54人考取资格证,全面提高了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提升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提高了社会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