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2017年中国人口与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作者:   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  2017-10-11

  人口老龄化两个含义: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通说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15年中国0-14岁人口为22681万人;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15-64岁人口为100347万人;
  2005-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逐年下降,2010达到近十年最低值22259万人;
  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34万人,近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2015年中国总抚养比为37%,少儿抚养比为22.6%,老年抚养比为14.3%;2005-2015年中国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增加。
  2005-2015年中国总抚养比走势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
  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据联合国对我国的预测,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
  由于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快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
  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
  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唯一途径。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