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从总体上看,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第一,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少,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抄袭国外的产品。第二,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低。总之,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自主创新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在起步的时候还很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推动。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第一,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企业对市场最了解,对产品与技术的创新需求最敏感,对创新的冲动最强烈。第二,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大学、科研院所相比,企业对市场的现实与潜在需求最了解,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及市场运作的能力最强,因此,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必须主要依靠企业和企业家。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也有利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应当看到,产学研合作既是一个产学研三方互动的过程,又是一个产学研三方共赢的过程。
着力营造创新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引导和支持人才要素向企业集聚。近年来,由于社会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遭遇优秀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完善对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引导和支持技术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合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向企业扩散。积极发展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架设桥梁。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消化吸收再创新。
引导和支持资本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投入要从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为主,转向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为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发展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
引导和支持管理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调动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建立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实践表明,制度对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技术。企业只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才可能有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要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改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引导创投公司对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给予更大关注。
实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时,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必须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往往开发了一个新产品,还没有收回成本就被大量仿制。必须进一步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