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开拓创新打造居家养老服务鼓楼模式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2009年以来,鼓楼区共建成5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使用面积达8000平方米,共计投入资金约1748万元。其中有两家省示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4星级标准。三家市示范居家养老服务站,达到3星级标准。其余站点均按照2星级标准建设,共计可容纳床位两百多张。站点建设的完成,为居家养老服务搭建了平台,为“4050人员”提供就业岗位521个,孵化出社会化服务机构11个,免费为老人提供服务2.5万人次,这一创新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做法,先后被中国社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等10多家省级以上权威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被誉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鼓楼模式”。
  创新背景
  一、认清形势,率先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江苏省1986年、徐州市2005年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鼓楼区作为老城区,目前60周年以上老年人口5.18万人,老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7.8%,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1.6%。面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的新形势,鼓楼区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和省委提出的要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部署要求,以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和省委《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创新建立“平台示范、服务外包、动态管理”的居家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创建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特色居家养老“鼓楼模式”,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鼓楼模式”对推动养老制度改革创新,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全市社会保障机制体制的完善产生了积极、示范的作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肯定了这一创新经验做法。
  二、打造平台,构建体系
  通过创新打造一座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平台,创建一个以引进外包、对外承包为主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老年人“动态管理”制度运行模式等“三个一”居家养老服务新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养老服务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等“养老难”问题,紧紧围绕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积极探索新思路、采取新方式,将社会志愿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努力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化发展之路,建立健全“政府支持购买,发动社会力量,服务机构经营,社区监督管理”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服务使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创新建立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鼓楼模式”新体系。
  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打造区街道服务平台
  拟投资8000万元,在三环路以北、市经济适用房工程北隔壁,规划建设占地80亩,拥有床位1000张,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按照省级四星级标准,建成了2家省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在提供生活照顾、康复理疗、健身娱乐、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综合性服务的同时,还负责对养老服务开展业务培训、职业鉴定等。充分发挥区、街道两级养老服务中心的示范推动作用,推动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和发展。
  二、创新建立服务外包体系
  在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包,实行专业民非、街道社区自办、依托民营三种服务外包模式相结合的服务外包体系,引进徐州市爱帮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外包方,在服务上实行操作标准化、服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充分发动“4050”人员,自建服务队伍,促进有偿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建立“红丝带”、“橄榄枝”、“贴心”、“五老”等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依托下淀敬老院、爱心敬老院、颐养天年敬老院等民营养老机构,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三、创新建立信息动态管理模式
  建立鼓楼区老年人动态信息库,在每个社区选任1名信息联络员,全面掌握辖区老年人的经济、居住、生活状况,每季度核实上报新增、死亡老人信息,并及时整理进入信息库,制定动态管理实施方案、居家养老服务站评估指标体系等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为全区5573名80岁以上老人建立个人档案,坚持做到年龄情况清、家庭情况清、经济状况清、健康状况清、需求情况清等“五清”,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创新服务管理机制体制
  主要是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和“四规范、五跟上”运营管理体制。
  三项机制:准入退出机制。分别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树立为老年人服务宗旨理念,服务外包方必须具备民办非企业性质,服务人员必须是正规中介招聘、并经过相对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具有规范的管理、运作流程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服务外包方的准入和退出原则,给服务外包方划定了门坎,确保其资质达到专业服务外包的水平。三级监管机制。在政府主导下,采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管理方式,对服务外包方,社区负责监督,街道负责管理,区民政部门定期走访了解服务情况,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责令整改。四级运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在区、街道、社区及服务外包方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明确相关责任,采取评估、竞标等市场化手段,确定专业服务外包机构,合力推进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营实施工作。
  “四规范、五跟上”运营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运营管理体制,保障居家养老服务科学、健康发展。规范运营运作流程。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运营运作流程,强调居家养老服务序时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管理人员及服务队伍。鼓励社会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积极为老年人开展服务的同时,建立固定的、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保证服务质量。规范有偿、抵偿、无偿服务标准。制定科学规范、菜单式的服务项目,明确有偿、抵偿和无偿服务标准。运营经费跟上。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部分公益性岗位及中心站点的管理运营工作。督促检查跟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加强管理。经营理念跟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经营理念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一切为服务老年人为宗旨。宣传报道跟上。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增强社会认知度,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深入人心。人才培养跟上。与院校合作,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培训机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并形成常态机制。
  实施成效
  目前,鼓楼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1个,为“4050人员”提供就业岗位521个,孵化出社会化服务组织11个,免费为老人提供服务2.5万人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这一创新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做法,先后被《中国社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等10多家省级以上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被誉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鼓楼模式”,已在全市推广,并在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2012年3月28日,在《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奖”的决定》(徐委发[2012]21号)的文件中,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荣获创新奖三等奖。辽宁、陕西及江苏省部分县(市)区慕名前来鼓楼区学习考察。
  1、实现养老服务功能多样化。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鼓楼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前完成了省定到2015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生活照料向安全守护、临终关怀、医疗康复、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精神慰藉、慈善救助等多项服务的转变,切实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2、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对新建、改建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最高30万元的补贴,有力地激发了社会资金的参与热情。2011年,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总面积突破1.5万平方米,可容纳床位300余张;建成民办养老机构11家,其中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1家,享受省财政30万元补贴的5家,共计投入专项补贴资金360万元。2个街道级中心达到省示范标准,4个社区级站点达到市示范标准,居家养老基本实现全覆盖。
  3、实现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化。在经过实践运作总结回顾,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下发了《鼓楼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运营管理实施意见》、《鼓楼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运营管理评估考核办法(试行)》、《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关于实施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外包“三级监管、四级运营”的初步管理机制的通知》等系列制度规定,健全养老服务准入、监管、退出各项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4、实现养老服务手段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了居家老年人的应急呼叫中心,为全区583名80岁以上空巢及生活困难老人免费安装、开通“一键通”居家援助信息平台;方便老年人的应急求助、服务需求及与亲友、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的沟通联系。目前,已形成了“10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了全覆盖、全天候的安全服务与求助功能。
  鼓楼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出发,加快区、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人群,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机制体制,夯实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基层基础,走出一条具有鼓楼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子。
(来源:江苏老龄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