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通苑小区的一间普通民居里,一百余平方米的三居室内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张床。每张床上都躺着一位老人,有几位老人还戴着鼻吸管。四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护工,在屋内走动,观察着老人的状况。卫生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几个轮椅,厨房里有淡淡的饭菜香味。
开在家门口的福祉之家
八十多岁的李德顺(化名)患上了脑梗,瘫痪在床。几年前,为了让父亲获得更好的护理,李德顺的儿子把他送到了位于大兴的一家养老院。刚住进去时,李德顺一个劲跟儿子说:“你能不能一个星期来看我两次啊?”“但是我家住在天通苑,去大兴一趟,来回路上就得5个小时。基本上一去就得花费一天的时间了。如果一礼拜要去看父亲两趟的话,只有跟单位请假了。每周都请假的话我又担心单位有意见。” 李德顺的儿子为难地说。儿子断断续续跑了几趟大兴的养老院,有一次,李德顺拉着他说:“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
家属可随时看远程视频
在每一家福祉之家养老院,护工护理老人的过程都会被摄像头记录下来。家属只需下载福祉之家的App,就可以从手机上远程查看自家老人的状况。据蔡冬冬介绍,自2014年第一家福祉之家养老院开办以来,她就开发了这个程序。现在,系统升级后,家属还可以在手机上转动摄像头的视角,多角度查看老人的状态。数字化管理助力看护蔡冬冬表示,“很多家属会担心失能老人受到虐待,开发视频程序,是希望家属们可以共同监督护工的工作,而不是我们管理层去单方面督导。如果护工有对老人不恭敬的行为,或是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视频去追溯。而对护工来说,把工作过程记录下来,万一老人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我们也可以调出视频,弄清楚责任是否出在护工身上,避免扯皮。”而一些涉及隐私的操作,比如说给老人换尿布时,护工会拉上帘子。“很多人觉得养老标准化、专业化是一个问题,因为即使有护工的照料,家属也不知道护工的做法是否标准。为此,我们还开发了一套程序,记录下老人们一整天的活动与精神状态。”蔡冬冬介绍。在每一个老人的床铺上,都挂着一个iPad。护工给老人翻身、喂饭之后,都要拿起iPad点一下。iPad屏幕左侧分为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几栏。点开每一栏,都会出现几个事项。比如上午有康复按摩、室内训练、床铺管理等几个事项。护工记录下每一项服务的具体时刻,在每一个事项旁边还附上了操作视频的说明,护工们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点击播放视频进行学习。利用这个iPad,护理人员可以描绘出一天照顾老人的工作。家属可以调取iPad内的数据,结合室内摄像,监督护工是否按时、标准地完成服务。
失能老人引发两大难题
这家养老院的开设,源于几年前创始人蔡冬冬所面临的难题。“我母亲双侧胯骨骨折在家里不能动,父亲是老年痴呆。我开车还没到单位呢,女儿就打电话叫我回去,说姥爷又发狂了,在摔东西。家里请了保姆,可是父亲发起病来,保姆也管不了,我一天到晚都得往家里跑,成宿睡不了觉。因为父亲他不睡觉,在屋里到处游走,弄得我很茫然。那时候家是我战斗的第二个岗位,而不是休息的港湾。” 蔡冬冬告诉记者,“我知道失能老人家属的想法是什么,我们是既想尽孝,又力不从心。”和蔡冬冬家的情况类似,王潇(化名)的父亲瘫痪在床。王潇平时得上班,就专门请了保姆在家照顾父亲。“后来邻居告诉我,说我前脚刚出门,后脚我家保姆就去广场上跳操了。我快下班时,保姆才回家弄饭给父亲吃。因为父亲瘫痪后说不了话,我都完全不知情。”
高端不高端不看装修
“现在很多养老院都装修得很豪华,但这不是老人的刚需,他们需要的是精心的照顾,最高端的养老院应该是重在服务的。”蔡冬冬表示。因为女儿要送外孙出国上学,李秀梅住进了福祉之家养老院。“她刚住进来时,特别瘦,还不会说话。因为是第一个入住福祉之家的老人,我们每天都有人逗她,和她说话,给她弄得特别干净。她特别爱美,院长还给她钩了个红帽子,她戴着拍照可开心了。后来,李秀梅的女儿从国外回来,接她回家。李秀梅说,这里有人照顾自己,不回去了,让女儿放心。”福祉之家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走访时,李秀梅老人衣着整洁地躺在床上,咧开嘴笑着。同一间屋里住的都是卧床不起的老人,室内整洁,没有异味。李秀梅邻床的包淑惠老人曾经患结肠癌,医生不让她下地,怕站立起来肿瘤破了大出血。包淑惠出院后就一直住在福祉之家,已经一年多了。“在这吃得好、睡得好、环境好、服务态度也好。儿子离得也近,我的精神状态也好。儿女不在跟前就得护工伺候了,他们服务得跟儿女也差不多,夜里起来五六次给我们换尿片。一年到头都很干净。” 包淑惠声音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除了人工照护之外,福祉之家养老院中还使用了一些专为失能老人设计的医疗设备。无障碍轮椅、移位机、爬楼机等。护工们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可以操作这些机器为老人服务。
“我们还会给老人设计一些游戏,比如摆蒜瓣、穿珠子,也让他们活动一下。过节时,我们还联系了社区幼儿园给老人们表演歌舞,他们可开心了。很多老人刚进来的时候目光呆滞,现在精神状态也好了。我的父亲也住在这,每一个失能老人都跟我们的亲人一样。”蔡冬冬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