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加剧!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计,到204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上升至28%!而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统计,目前,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5万,已经占到户籍人口的23.4%...
截至2016年底,海淀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0.2万,重度失能老人3.3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6%。
家有老人的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两难之境:老人患有慢性病,病情反复,时不时加重,老人常常要往医院折腾,需要人陪不说,老人也觉得自己折腾不起,就觉得干脆一直住在医院里得了...
如何把医疗和养老结合起来?
这不,海淀今日就成立了区内首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这个医养服务结合中心坐落在海淀区文慧园路11号楼,服务将覆盖北太平庄地区约6万老年人。健康北京了解到,海淀区是国家级医养服务结合试点单位,截至2016年底,海淀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0.2万,重度失能老人3.3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6%。医养中心主任王骅介绍,除了与相距仅150米的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深度合作,为辖区居民提供医养服务外,还将承担海淀区老年人的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工作,对海淀区老年人的健康档案进行信息数据分析等工作。
日间照料病床患者可享受优先医疗及转诊
健康北京了解到,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北医三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都建有转诊绿色通道,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享受优先挂号和转诊服务。目前,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共有30张病床,其中日间照料病床的患者,就能享受到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项便利。另外,与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后,可以逐步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医养服务,“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探索建立社区病床、家庭病床,让居民在家附近,甚至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悄悄话室”,为特殊家庭提供精神慰籍
作为海淀区第二家试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的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还计划在以往服务内容的基础上,与区域内的各医疗机构联合开展深度医养结合工作,创新开展精神慰籍服务。
中心建立“悄悄话室”,将由专业人员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中心还与西北旺镇联合开展“精神疗吧”服务项目,为50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种植50棵精神慰藉树,并种植中草药,由老人们自己动手培育,建成“百草硅谷”。
每年在春秋游、踏青野炊等活动时,寄托对亲人的哀思,缓解长期压抑的情绪,提供多种形式的精神慰藉服务,力争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亮点服务工作,充分体现政府对他(她)们的关怀关爱。
健康餐厅,提供专业营养配餐服务
健康北京注意到,医养中心内,设有海淀区营养协会和首都营养美食协会,还配备了一个现代化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专业配餐服务,得到更全面的照料。
目前上岗的5名营养师可以为老人提供针对性的营养配餐服务,还将为北太平庄周边居民提供营养膳食的指导。医养中心内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到餐厅就餐或在病房就餐,同时,餐厅还有送餐到家的服务。
另外,医养中心还探索将流动老人纳入医养服务,为流动人口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在京就业率,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的生命全周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