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命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   来源: 陕西民政  2017-11-24

  一、社会背景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等态势。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老年人日的11.4%。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使得我国疾病谱相应发生改变,使老年人的医疗照护和临终关怀服务成为了急迫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做好生命关怀工作是尊重人权,实行人道主义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之一。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公众媒体的宣传引导,还要有规范的服务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生命关怀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荣军养老的渴望
  
  荣军包含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退伍军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实行义务兵制度后应征入伍,服役期满退出现役的人员。这些人员都是为我国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功臣,是党和政府重点优抚、优待的人群。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特别是“三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人员,他们退出现役后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由于受历史和战争环境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隐性疾病凸显,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多数成家较晚,少数终身未婚,身边缺少于女赡养照顾,老年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心理失衡,成为上访户,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主要承担7—10级伤残军人和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慢性病的治疗、疗养、康复任务,领导集体针对上述发展趋势,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果断决策,于2006年3月成立了第一家生命关怀机构——姑息关怀科。在完成复员退伍军人慢性病的治疗、疗养、康复任务的同时,开展孤老荣军终身代管养老业务,为荣军的养老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养老模式的建立及运行
  
  (一)服务对象及一般资料
  姑息关怀科服务对象为:全省七级至十级伤残军人、在乡复员退伍军人中丧失劳动能力,身边无子女和直系亲属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给予终生养老代管,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临终关怀和养老服务。
  经过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从入住病人情况看,90%为60—98岁老年人,80%为完全不能自理老人,20%为半自理老人;老年常见慢性病者占100%,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占92%,精神神经障碍患者占6%;其中,脑血管病康复理疗患者占10%,舒缓性治疗患者占80%,临终关怀患者占10%,年龄大,病情重、病种复杂。
  (二)实施步骤及内容
  1、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加强荣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无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院领导针对荣军和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趋势统筹考虑,整体规划,改造服务设施、编制医护人员,制定管理规则和服务模式,支持科室正常运行。科室根据入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因病地治,合理安排医护力量,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的养老服务功能,优先解决需求最迫切的孤老荣军和完全不能自理、半自理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
  2、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主导,完善养老设施建设。老年人的共同特点是:反应迟钝,行动不便,自治能力等。开展养老服务的基本设施要求是通畅、无障碍、有扶助器具和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的设施,重点实现以下服务功能:
  (1)生活照料。每个病室内都有卫生间、衣橱、壁挂式空调、有线电视、床头柜及其他特需器具。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入厕、洗澡、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使患者住在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
  (2)康复护理。对于有康复治疗价值的患者积极实施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自治生活能力。医院购置了电动式运动平板、电脑控制颈胸椎牵引床、中低频点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等康复理疗器械,开展康复医疗服务,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使部分老人得到康复。
  (3)紧急救援。老年性疾病随时都有突发、逆转、加重的可能,紧急援助是开展养老服务不可缺少的功能。科室有规范的治疗护理单元,有应急救助的医疗力量和急救处理设施,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和其它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救援服务能力,使养老年服务风险得到预防和控制。
  3、资金保障来源。
  开展养老服务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我们主要利用公办公管的优势,以服务获取社会效益为主,为老年病患者提供服务。我们的做法是:利用省财政核定的荣军的床位费和所在县交来的服务对象本人的定量补助费和丧葬费作为代管的基础费用,建立荣军代管病员的保障金,专户储存,集中统一安排滚动使用。一是用于代管荣军病员的日常零用金;二是用于医疗、生活费用开支;三是用于服装配发、洗涤的开支;四是用于丧葬费用支出,不加重县区民政部门和个人负担。在社会养老方面,采取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三个级次和患者家属的特殊要求区别收费。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虽然人数不多、亏损运营,但为荣军养老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4、制定制度和相关标准,规范养老服务行为。为了提高对荣军的养老服务水平,在孤老荣军代管中,医院制定了《鳏寡荣军在院代管细则》,从医疗、生活保障到日常照护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姑息关怀科养老服务行为。科室制定完善的养老服务标准,建立了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大力推动了各级各类标准在姑息关怀科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5、确立服务宗旨及实施高效率的服务水平。科室坚持“以人为本,为奉献者奉献”的服务宗旨,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努力为荣复军人奉献爱心。荣军老年人入住后,我们把他们的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舒心作为工作人员思考的突出问题。首先,发挥医护人员在老年病诊治方面的专长,因病施治,帮助他们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其次,加强医护人员和护工的培训,严格管理,针对每个人制定医护方案,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循序改进服务质量,做到“五心服务”,即:爱心、耐心、细心、诚心、热心,感动每位老人;第三,引导老年人们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工作人员经常性的与他们聊天、拉家常,鼓励他们打牌、下棋、听音乐,经常性地参加户外活动,从而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康复。
  6、注重人才培养,确保服务质量的循序提高。科室利用科务会、晨会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利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平台,学习吸收同行间的经营管理经验,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不断充实老年病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参加各种养老服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使60%医护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在各种杂志期刊发表论文7篇。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培训护工人员,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使入住荣军老人能够感受到舒适,温暖、亲切的关怀与呵护。
  
  四、探索中的实践效果
  

  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作为陕西省民政系统的优抚单位之一,旨在为荣军服务、为民众排忧解困,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姑息关怀科在医院的支持下,采取了许多扶贫帮困政策,切实解决了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许多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运行5年来,为宝鸡地区及周边城市提供了上千人次的服务,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荣军之家”、“老百姓医院”、“平民医院”。同时,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也因姑息关怀科在生命关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而吸收为团体会员单位。
  
  五、问题和建议
  
  1、养老设施的投入不足,规模小、设施不尽完善,不能满足荣军养老的需求。建议省厅在我院异地重建二期工程规划中考虑荣军养老设施建设。
  2、荣军养老经费不足且划转困难。从目前我们实行的经费保障状况看,一是数量不足,床位费730元、个人定量补助300元,共计1030元,要支付荣军养老的医疗、饮食、衣着、洗涤、陪护、调温等费用显得杯水车薪,建议省厅从优抚事业费中每床月补贴500元。二是养老荣军的定量补助费划转困难。由于各县区采用财政集中支付的管理体制,县区民政局同意但财政支付难。三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攀升快,建议建立随CPI变动而调整的灵活机制和资金拨付保障机制。
  3、养老机构专业化队伍建设难。一是老龄化带来的人力资源匮乏,护工人员聘请困难并难以巩固。二是养老专业人才培训机构未建立,规范化培训尚不能落实。建议教育、培训机构开设养老专业人才培训课程。
  
  六、展望与未来
  
  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已成雏型,以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深信荣军养老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