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供吃住和护理,还要让老人生活得更精彩”
11月21日上午,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几位老人正在庭园里饶有兴致地玩套圈游戏。这里是合肥市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一栏之隔的是一所小学。从围栏望过去,上体育课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奋力奔跑,洒下串串笑声。 “在这里散散步、做做游戏,还可以看到可爱的小朋友,感觉自己也更有活力了。 ”一位老大爷笑眯眯地说。
淡黄色的墙面,原木色的家具和地板,床前有按铃,卫生间细心地装上了扶手;餐饮中心、活动区、棋牌室、诊疗室、康复中心、洗衣房一应俱全……今年7月,这家小区“嵌入式”长者照料中心刚开业,80岁的董奶奶就住了进来。在她的眼里,高大上的硬件,完善的配套设施都算不上最吸引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众多聊得来的“伙伴”才是她最看重的。负责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会员管理的解小光告诉记者:“照料中心不仅要为老人提供餐饮、住宿、护理,还要让老人生活得更精彩。 ”
在活动区的墙上,记者注意到一张11月第三周的活动安排表。早晨,经络操、五禽戏、八段锦让老人活动活动筋骨,上午有散步、读报、套圈、剪纸等益智活动,下午有合唱、茶话会、民俗歌舞、老友小友故事会等表演活动。 “以前住在家里,闷了只能在小区转转,现在住在照料中心,天天都有活动,过得很充实、很精彩。 ”董奶奶说。
9月中旬,82岁的赵爷爷和老伴儿从安庆来到合肥定居。 “最近女儿来合肥带孩子,我们是追随女儿来的。她平时忙着照顾小宝宝,我们主动要求住到这里来,用退休金包了一个房间,每月费用7000多元。在这里吃饭、洗衣都有人代劳,还能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呢。 ”
合肥市光明老年护理院是一家医养结合的民营养老机构。 “我们收费适中,根据老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每人每月收费从1500元至5000多元不等。 ”光明老年护理院院长包义霞说。
在这里,王奶奶和她的老伴儿已经度过了3个年头。 “老伴儿半身不遂,我年纪也大了,照顾他很吃力,就找了一家老年护理院,一起住了进来。一方面,老人需要更多的照顾,另一方面,子女都有工作,不可能时时陪在身边,我们得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待着。孩子一开始不舍得我们离开家,还是我给他做的思想工作呢。来这以后,我的老伴儿接受了一系列康复训练,恢复得很快,现在已经可以走路了。我每天和老人们唱歌、打乒乓球,也很快乐。 ”77岁的王奶奶说。
“开放的床位已经全部住满,目前刚刚实现收支平衡”
“我们开放的230多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目前刚刚实现收支平衡。本月还要再开放一层楼,大约能增加50多个床位,目前已经预定了10多个了,预计年底就能满员。 ”包义霞说。
养老业是一个微利行业。包义霞正面临着员工难招、场地难寻两大困扰。 “2013年我们护理院刚成立的时候,2000多元的月薪就可以轻松招到护理员,现在月薪涨到了3500元至4000元,仍然不好招。目前我们有员工140人,其中护理员60多人、护士30多人,此外还有医生和后勤人员,人力成本逐年增加。”包义霞说,不仅如此,建护理院的前期投入大,前几年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至今仍欠着200万元的房租。
据介绍,在护理员招满、全部楼层都启用的理想状态下,光明老年护理院大约能提供330张床位。等到床位全部住满,若是想扩大经营规模,就要另寻场地。 “我一直在关注开设护理院的场地、用房,但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地方不够大,就是租金太高。 ”包义霞有些无奈。解小光告诉记者,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是万科集团打造的一家中高端社区配套养老机构,目前该中心共有100多张床位。在解小光看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不仅需要从业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需要老人家属与中心工作人员多交流、多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社会应对老龄化行动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服务老年人、满足老年人各类需求的能力和措施缺乏完整性和制度安排,存在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且素质不高,老龄产业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
“老年人服务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产业空间广阔”
我省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截至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102.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8%;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743.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均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服务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产业空间广阔。”包义霞说。
2014年,商务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部分省(区)开展设立基金方式发展市场化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工作,并将安徽列为8个试点省(区)之一。对此,我省专门搭建养老服务产业基金平台,引导基金投向居家养老、社区综合服务、大众化集中养老等养老服务产业,推进养老服务业便利化、特色化、智能化以及融合创新发展。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养老机构过去多为政府福利性机构,市场化养老企业比较少,目前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当前,要引导企业走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之路,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市场认可度。“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新时代的养老机构应该提供食、娱、住、护、医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满足老人养老需求,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有尊严。下一步,我们将拓展业务领域,组织工作人员上门为社区内居家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务,如送餐、护理等。 ”解小光说,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不仅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更有利于带动健康、医疗、地产、餐饮等多个领域相关产业发展,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多领域就业。
今年7月,《“十三五”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出台,为新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行动指南。就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到2018年,全省规划建设50所小区嵌入式、为老年人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的 “长者照护之家”。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对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请兴办养老机构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加强开办支持和服务指导。到2020年,“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近年来,城乡居民的养老观念逐渐改变,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扶持力度也明显加大。看到这些变化,我们从业人员更有信心了,会继续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向前走。 ”包义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