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老年长期照护制度国际比较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刘光和会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周茂林副院长出席并致开幕辞,会议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晓丽主持。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刘光和会长在致辞中就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在“十二五”期间,政府为了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将通过推动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建设,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全体老年人服务的保障机制,建立财政资金、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建立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刘光和会长同时介绍了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在老年福利事业方面所做的工作:一是每年召开国际和国内的研讨会和交流会,搭建政策研究的平台,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积极吸取先进的理论成果,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是注重国际经验的学习,搭建国际项目的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现已与意大利、日本等国的福利机构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为中国的养老服务建设工作与国际的接轨奠定了基础。刘光和会长对此次研讨会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认为研讨会是一个开阔国际视野、借鉴先进经验、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的积极尝试,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养老服务业建设。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周茂林副院长在致辞中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认为,面对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努力建设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解决老年人口的经济和医疗保障问题,但是我们在老年服务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的系统化研究还相对不足,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关于老龄化问题研究的领先学术机构之一,十几年来中心开展了多项社会养老服务相关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老年问题研究的国际交流。他表示,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老年长期照护制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政府在养老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日本、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的老年福利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国内养老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聚集一堂,从法律法规、社会政策、医疗保险、税收制度、融资方式等不同层面探讨了对长期照护制度相关政策和实践工作的理解,并分享了在长期照护制度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果与先进经验。9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有益的沟通。研讨气氛热烈。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晓丽在总结发言中向各位国际专家学者对中国养老服务业给予的热情关注表示衷心感谢。她认为,此次研讨会将老年长期照护作为研讨主题,议题涵盖了老年照护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位专家的理论研究深入、案例丰富详实,将为中国建立老年长期照护体系和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并介绍,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将在“十二五”期间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以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训为工作重心,凝聚社会资源,投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业,期望各国专家学者为中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来源:中国社会福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