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城乡齐推动,老有所养不断取得新进展。村级老年餐桌、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和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让农村养老无后顾之忧;在城区,“中央厨房+社区配餐”服务体系、“六位一体”养老核心区提升城区养老服务质量。
四海镇前山村的王景龙今年71岁了,他和老伴每天都到村里的老年餐桌去吃饭。“早饭是两菜一汤,午饭是三菜一汤,既卫生又可口,比自己在家吃得还好、还全乎。”王老汉磕着烟斗悠闲地聊着天,“我们一起吃饭的有20来个人,都是村里的老家伙,大家都熟,吃着饭聊着天,大伙都高兴。”
2017年10 月,延庆区四海镇前山村开办了老年餐桌,7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交纳120元钱,65-70周岁的老人每月交纳180元,其余的钱由村集体补贴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像这样的村级老年餐桌,延庆一共有20家,覆盖全区10个乡镇,为1200余名像王景龙这样的老年人提供用餐、助餐服务。
不仅是吃饭不愁了,王景龙老人的生活还发生了不少变化。小到理发、洗衣、清理过期药品,大到收山货、劈柴、糊窗户,都有人来给他帮忙,这些变化多亏了延庆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2016年4月,该项目在大庄科乡试点启动,通过延庆区慈善协会与乡土志愿服务资源的联合,为农村高龄空巢特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服务。目前已推广至11个乡镇107个村,650名志愿者上门为885名困境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在提升农村养老自身造血能力的同时,延庆区还引进具有丰富养老工作经验的专业社会力量,采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形式,激发乡镇养老院的活力。在延庆首家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康庄镇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服务人员高标准的服务,让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爆棚。年纪最长的任有说,“护理人员每周给我们洗一次澡,还把衣服给换了、洗了,不光身上干净、舒服了,屋里也干干净净的,一点异味都没有。”除了做好收住老人的养护外,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还为周边老人提供送餐、助医、助浴、助洁、日间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整个康庄镇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到这里专业的服务。
与农村老人居住分散不同,城区老人相对集中,养老服务也相对集中。去年3月,延庆区民政局与区饮食服务总公司合作,联合街道、社区共同在城区建立“中央厨房+社区配餐”服务体系,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餐食,通过专用车送到社区老年配餐服务站,老年人凭证件享受8折优惠。中午11点,儒林街道温泉南区东里社区老年配餐服务站,十余位老年人在排队购买午餐。张大妈高兴地说,“饭菜有保证,很可口,最重要的是方便,省了我们老人的麻烦,给你们点个赞。”延庆区民政局还根据“中央厨房”服务老人数量予以服务补贴,保障城区用餐服务体系持续发展,解决更多城区老人的吃饭难题。据悉,延庆已设立8个社区老年配餐服务站,可以辐射居家老年人近5000人。
为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延庆区民政局还在城区打造了“六位一体”的养老核心区。养老核心区内,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区级养老院、区光荣院、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湖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南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成环形分布,占地约2.5万平米。“我们的养老核心区规模大、配套完备,实现了机构、社区以及居家养老的融合,以“互联网+”实现智慧养老,以医养结合实现健康养老,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不断推动延庆老有所养工作质的提升。”延庆区民政局局长胡玉民介绍。养老涉及民生,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才能使老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延庆将持续加大养老工作的力度,城乡共同发力,新增10家村级老年餐桌,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实现15个乡镇全覆盖,社区老年配餐服务站新增10个,充分发挥养老核心区的示范引领功能,促进延庆养老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