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为什么不全国统筹?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8-02-02

  早在2010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就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如今七年过去了,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一个全国统筹这么难呢?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什么好处?
  1、养老金转移更方便
  现在异地工作的人特别多,不少人有在多地缴纳过社保的状况。现在在办理退休前还要将各地的养老保险转移到退休地,程序非常复杂,一般要耗时两个月。而且也导致了重复缴费、重复领取、社保证明混乱等情况。在全国统筹实现后,省去了转移的手续,各种难题迎刃而解。
  2、解决部分地区养老金缺口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总体看我国养老金并不存在缺口。截至2016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到43965亿元,可以支撑16个月的发放。但是东部结余多、中西部结余少,像广东、江苏、浙江等6省份均结余超2000亿元,占全国累计结余的近60%,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养老金收支却早已入不敷出。什么在阻碍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各地经济发展不均,导致各地政府出于利益保护的考量,养老金有结余的地方参与统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各地的养老保险在管理方式、缴费费率、缴费年限、征缴与发放等基本做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也是改革中的困难点。这些难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正是需要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原因。目前推出的中央调剂制度不是全国统筹的“终极版”,只是过渡阶段。为了均衡地区养老负担,建立公平的劳动环境,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必行之策。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