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积极发挥老龄办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   来源: 省老龄办   2018-02-25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辖4个区、13个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其中10个县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总人口46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69万,占总人口15%,高于全国的12.5%和全省的14.6%的平均水平,且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使老龄工作迎来了新挑战,也迎来了新机遇。近年来,该市以努力营造良好的老龄工作氛围为突破口,以着力为老年人办实事为抓手,以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务实创新,凝力实干,狠抓落实,全市老龄工作有了新的进步,老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广泛开展敬老助老活动,营造氛围
 
  从2007年开始,每年张家口市以市民政局、市老龄办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全市重阳节期间尊老敬老活动安排的请示》,市本级每年都要开展5项活动:一是以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名义联合下发《关于“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市各级涉老单位要张贴、悬挂敬老标语,制作宣传板,发放宣传单等,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的传媒作用,多形式做好重阳节专题宣传活动;各级党委、政府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关爱贫困老年人,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慰问活动;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使广大老年人在敬老爱老、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佳节;各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中小学开展为老年人做好事、送温暖、献爱心、尽孝心活动,提倡为自家老人和社会困难老人办一件实事,献一份爱心;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要组织为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老人及孤寡老人进行志愿服务;各企事业单位要召开离退休老年人座谈会、联欢会,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二是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书记、市长名义在《张家口日报》发表致全市老年人的《慰问信》。三是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带队,分组赴各县区走访慰问贫困老年人、百岁老年人和公办、民办养老机构。每名贫困老年人、百岁老年人慰问金500元,公办、民办养老机构每所10000元。四是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市体育局组织开展全市老年人文艺演出或健康有益的体育汇演等活动。五是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慰问贫困老年人、百岁老人的通知》,明确重阳节期间慰问活动的人员、范围和资金来源渠道。通过4年的坚持和努力,重阳节敬老月活动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大力支持。目前,各街道和社区层面在重阳节期间都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活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都在悬挂尊老敬老标语,开展慰问离退休职工活动。市、县区两级政府每年重阳节走访慰问资金已达百万元以上。重阳节敬老月活动已成为全市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和队伍,夯实基础
 
  加强老龄机构建设、配强老龄工作队伍,是做好老龄工作的首要基础。2010年初,该市老龄机构建设在全省处于落后位置,全市17个县区只有3个配备了专职副主任,但老龄办无人员编制,其他县区全部为兼职工作人员。2010年该市把老龄工作机构建设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截止2010年底,全市17个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已全部建立,县(区)老龄办全部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其中有11个县(区)设立了老龄办专职副主任并进入了民政局党委(党组)班子,全市新增老龄办工作人员编制54名。一是把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一项硬任务来抓。市老龄办及时将宋恩华副省长、古怀璞厅长的讲话精神、全省关于老龄机构建设的要求和各县(区)老龄办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的现状向局党委会做了专题汇报,局党委高度重视。在全市民政工作会上,主管市长重点强调了此项工作,并把老龄机构建设做为全市民政系统2010年的一项重要考核目标。随后,该市以市老龄委、市民政局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和老龄事业经费投入的通知》,对推进老龄机构建设和老龄经费投入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该文件对省有关文件精神、会议要求、省领导的讲话精神、省政府的督查工作安排进行了认真贯彻,并结合该市实际提出:县(区)老龄办要设为科级单位、编制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事业编制、老龄办专职副主任进入县(区)民政局党委(党组)班子等具体要求,并明确此项工作在全市民政工作、老龄工作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各县(区)涉老项目经费支持上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积极争取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张家口市民政局局长宋忠礼亲自与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先后多次向市长、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就建立老龄工作机构这项工作进行汇报。市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第一批上报市编办审批老龄工作机构的县(区)有下花园区、宣化区、赤城县、崇礼县,在市编委会议上,市领导一致同意这4个县(区)老龄办机构设立为科级单位,并在会上议定:以后上报成立老龄工作机构的县(区)不用再召开市编委会研究,市编办研究后可直接行文批复。三是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为确保全市老龄工作机构建设顺利完成,该市建立了一月一汇报,每季度一通报制度。每月向各县(区)催要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各县(区)的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每季度以市老龄委简报的形式将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各县(区)政府和民政局、老龄办。为了全面、准确的评价各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工作情况,该市每次都按照已经市编委批准、已经县编委批准、科级专职副主任已落实、工作经费已落实等情况进行排队通报。由于工作催的紧、督的实,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协调有力,充分调动了各县(区)民政局的积极性,确保了工作任务较好完成。
 
  三、不断拓宽为老服务工作领域,狠抓落实
 
  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一定要把为老年人服务作为重要抓手。该市积极协调各老龄委成员单位,建立了各老龄委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根据各单位的职能特点,制定了为老服务计划,切实把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是各项老年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市内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旅游给予优惠或减免门票费,车站和医院大都挂起了老人优先的服务牌,70岁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惠老优待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市老年优待证已发放15万本。二是积极联系社会有关单位开展助老为老活动。会同解放军251医院,开展了“全市百岁老人走访体检”活动,对全市33名百岁老人全部入户进行了健康走访,设立了全市百岁老人健康档案。按照省老龄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在部分县(区)开展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发放食用油活动。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为老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签订“帮扶协议”,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三是扎实开展了“助老健康御险”活动。2009年,市老龄办与市人寿保险公司,联合组织开展了“助老健康御险”活动。2010年,切实加大了“助老健康御险”活动的推进力度,年初与市人寿保险公司共同召开了县区民政局长、老龄班主任、人寿保险公司经理参加的专项工作会议,列入工作考核目标,加大督导力度,2010年全市参保人数达8.9万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12%,收取保费97万元。四是结合民政工作职能,积极开展为老服务工作。针对农村高龄老年人普遍贫困的实际,各县(区)依据实际情况将70或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尽可能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并对80岁以上老人每月上浮了10元补助金。城市低保对7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助金上浮10%。通过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有效地解决了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该市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省民政厅和省老龄办的充分肯定。
 
  四、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务实创新
 
  去年6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这项工作成为了当前民政工作和老龄工作的重点内容、核心内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列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该市老龄办承担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起着综合牵头的重要作用。具体职能是:综合协调、调查研究、政策创制、督促指导等。去年以来,该市已筹备召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性会议3次,安排迎接省检查组、市领导视察活动6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老龄办最重的一项工作任务。在这项工作中他们积极发挥老龄办职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调研。按照省老龄办和市政府的安排,先后完成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项调研课题。其中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其上报的调研报告有多位市领导做出了重要批示。二是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研制政策。经过召开基层工作人员、养老机构负责人座谈会,综合民政局各涉老科室、市直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了《张家口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十二五”规划》。三是发挥老龄办优势作用,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市老龄办的老龄工作人员熟悉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关心老龄事业的发展,这就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2009年,该市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建立了“市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搭建了老龄工作服务居家养老的平台。2010年,筹资30万元为主城区2500名老年人免费发放了“一键通”无线电话机,目前全市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用户达1.1万户,社会为老服务加盟企业已达800多家。2010年,针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招聘难、持证上岗率低的实际,该市投入10万元,对40名社会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进行了免费培训,39名经考试合格取得了初级证书。在主城区积极探索开展了80岁以上养老困难老人发放养老补贴试点的工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