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介绍了有关情况。
游钧介绍,在就业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劳动力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社会保障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改革完善制度体系为着力点,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去年底覆盖超过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调”,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基本医疗保险目前覆盖了13亿多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范围也明显扩大。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养老保险的收支情况备受关注。在发布会上,游钧对相关问题也没有回避。他表示,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金的收支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基金收入增速在放缓,但是基金的增量并不减。2016年五项保险基金的收入是5.36万亿,比2015年增加了7500多亿元。2017年社保基金的收入是达到6.6万亿,比2016年增加了1.28万亿。
二是基金的支出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在放缓。就企业养老保险来说,2017年的支出是2.86万亿,比2016年增加了10.4%,但是比2016年的增幅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三是基金积累在持续增加。五项保险2015年的总收入累计结余5.9万亿,2016年达到6.6万亿,2017年达到7.6万亿。由于我国现在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比如职工养老还是省级统筹,职工医保还是市级统筹,所以保障的负担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问题还依然存在,所以就出现个别地区收支出现当期缺口。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基金的运行是总体平稳的,确保了各项保险待遇按时支付。
“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特别是企业养老保险,2017年基金收入是3.27万亿,刚才说支出是2.86万亿,当期结余是4187亿,累计结余是4.12万亿,累计结余资金可以支付17.3个月,所以确保发放是没有问题的。” 游钧说,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确实对我们整个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游钧表示,人社部这几年一是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开展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基金保值增值,并且已经启动了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做强做大全国社保战略储备资金,这些都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各级财政也加大对社会保险的投入。2016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出达到1万亿,这其中主要是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和城乡居民医保,但是占同期财政的支出仅仅是5.72%,比上一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应该说,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占比并不高,所以相对负担并不重。据了解,像美国、德国、日本,财政社保支出占比在20%以上。
游钧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