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从莱阳市卫生局了解到,该市上半年共为49.8万人次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参合农民报销8139万元医疗费,其中:为2.88万人次农民住院病人报销医疗费6599万元,莱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监管和服务保障水平保持在烟台市前列。
莱阳市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完成了市妇幼保健院、第二人民医院、谭格庄中心卫生院迁建及南海新区新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项目规划,该市共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408个,医疗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和“卫生强基工程”,先后组织集中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70多次,培训卫生专业人员5000多人次,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200多名。目前,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巩固,基本实现了让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 2012年该市人均参合筹资水平达到300元,共有63.85万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农民参合。
为了让农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增资带来的实惠,莱阳市合理调整报销政策,市内一、二、三级医院和市外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65%、50%和45%,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扩大到20类,报销比例统一提高到75%,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2万元。同时,市内各定点医院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即时结算和“一站式”报销服务,全面推行了总额预付制和诚信等级评价管理,新农合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在18处镇街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把村卫生室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在该市纳入一体化管理的408个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523种基本药物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100%配备基本药物、100%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100%网上采购“三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8%,年减少群众药费负担约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