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35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市区全覆盖
作者:   来源: 河北工人报  2018-04-03

  记者从石家庄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该市市区内已建成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242个,每个街道(乡镇)实现全覆盖,基本完成了市区服务设施网格化布局,其他县(市)也基本实现了城区街道全覆盖,全市老年人聚集区域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紧缺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每个街道都有“居家养老中心”
  3月29日上午9时,63岁的耿志娥阿姨准时来到石家庄市裕华区裕东街道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加老年课堂的活动。该中心自今年3月16日试营业以来,目前已经迎来了一百多位老人。“开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的是为了提高辖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居民,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打造‘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河北爱巢养老集团总经理张红雨说。据介绍,截至2016年底,石家庄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7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80岁以上高龄老人25.1万人,占老年人口14.25%。该市从2009年开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从2014年开始,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列入面向社会承诺的利民惠民实事进行督导落实。2017年市政府将“74个街道级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242个社区级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市政府面向社区承诺的十件利民实事之一,从基础设施建设、医养融合、服务保障能力、服务多元化、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化建设、宣传教育、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探索等八个层面探索推进路径、打开发展瓶颈,创制政策模板,在全省进行先试先行。为了大规模地进行基础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17年该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街道级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划是每个街道办事处或乡镇建设一所,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当地县级行政辖区内居民社区数量的80%进行总量控制。并且提出各地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采用公建民营、社会资本民建公助等形式,将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一体进行,明确了最高8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最高15万元的年度运营补贴标准。
 
  困难老人社区居家养老享补贴
  在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补贴仍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石家庄市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在主城区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涵盖低保、三无、社会孤老、高龄、重度失能等“五类”老人,标准从100元/人月到500元/人月不等,服务项目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六大类。2015年增加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三年多,市区两级财政投入1.4亿元左右,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品牌化经营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今年,该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石家庄市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在全市全面建立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并首次建立了服务商市场准入机制、双退出机制、信息化管理机制、事中监管机制,明确了老年人生活能力动态评估机制,大幅度调整了服务项目,首次出台了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
 
  今年实现运营服务动态实时监管
  该市的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从2015年底开通以来,已经基本完成养老机构动态信息实时监管、床位运营补贴实时监管、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接入、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时监管、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实时监管、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商动态管理、服务工单全流程跟踪和实时结算等七项主要功能,并可以进行线上OA办公。今年,将进一步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据录入,并力争实现运营服务动态实时监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