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延养老试点落地:抵扣额度略低于预期 对保险业长期意义重大
作者:   来源: 中金金网  2018-04-13

  事件
  4月1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下面简称通知),标志着酝酿多年的税延养老试点的落地。主要内容包括:
  1)从今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2)个人可税前抵扣额度为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的孰低者;
  3)领取时的养老金的25%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养老账户的投资收益在缴费期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评论
  可税前抵扣额度略低于市场预期。
  根据《通知》,可税前抵扣额度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对于年收入低于20万者可享受抵扣额度为收入的6%(不到每月1000元),略低于市场预期;对于年薪超过20万者可全额享受每月1000元的额度,对应的可递延税收约为每月250元。
  投资收益免税和领取期免税幅度符合预期。
  1)养老账户的投资收益在缴费期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预期;
  2)领取期为法定退休年龄后终身或不少于15年,领取时的养老金25%免税,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计税,相当于7.5%的实际税率,符合市场预期。
  短期增量保费和新业务价值有限,对估值催化有限。
  1)短期保费增量有限:在全国执行后,按照全国3000万纳税人口和平均实际可抵扣额度500元测算,并且假设其中50%抵消非税优商业保险的保费,总体净增量保费约为每年900亿元,占2017年寿险行业保费的2.8%。
  2)短期新业务价值增量有限:细则未明确具体产品形态(如产品设计上对盈利性的要求等),产品指引将随后发布,我们预计短期贡献新业务价值有限。
  对于保险行业长期意义重大。
  1)长久期、高稳定性的养老资金将持续流入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随着时间推移将积累规模巨大的资产;
  2)《通知》提出未来税优养老账户或可投资公募基金等产品,我们预计居民达到退休年龄之后(领取期)仍会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年金保单以覆盖长寿风险;
  3)随着未来可抵扣额度的逐步提升和中国个税系统改革,增量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
  参与纳税人口数量低于预期;政策实施进度不及预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