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桐庐老人“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特色“微型养老机构+X”模式
作者:   来源: 杭州新闻  2018-04-28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桐庐县,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美誉。截至2017年底,桐庐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7112人,占总人口的23.41%,其中农村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70%。“面对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农村老人,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桐庐通过微型养老机构等创新方式,走出了一条‘接地气、成本低、可复制’的农村养老新模式。真正让桐庐老人‘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桐庐县民政局局长丁有理介绍道。
 
  “微型养老机构+X”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微型养老机构,顾名思义体量较小,一般规模10-30张床位。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型养老机构往往同时具有居家养老照料服务等功能,并通过与地方医疗部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工等进行组织融合、信息融合、功能融合、情感融合,全方位服务农村老人。面对农村老人浓厚的恋乡情结与其自身的经济情况,桐庐探索特色农村养老道路,全面打造“农村微型养老机构+X”新模式。目前这个微型养老机构后的“X”已包括慈善基金、村建民营、居家养老服务、连锁化运营、长期护理险与医养结合等多种特色模式。X元素根据不同村镇的自身情况,贴合当地实际,为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提供各式解决方案。如百江镇慈善人士为百江镇联盟村捐献200万元,建立慈善基金;钟山乡大市村由企业老板筹集250万元基金,由村老年协会负责运作,每年收益直接用于老年事业,是“微型养老机构+慈善基金”的代表。而作为浙江省内两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县之一,桐庐的“微型养老机构+长期护理险”模式融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微机构认定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定点单位,拓展服务范围。通过“三个一点”,即“政府30元+社险办30元+个人30元”,实现微型养老机构养老对象护理保险全覆盖。目前,已有7家微型养老机构已全部被县社险办认定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定点单位。
  而“微机构+居家养老服务”则通过建立起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将养老服务辐射至周边村(社区)。如分水镇阳光养老院、百岁坊养老院等都提供和承接了本村及周围老年人的日间照料、照护的服务,实现了机构养老和居家服务的有机统一,减少成本、满足老人需求、机构欢迎、政府减少压力等多方盈利。“桐庐八山半水分半田,微型养老机构正是切合本地实际的养老模式。在推出‘农村微型养老机构+X’后,这个‘X’还将不断延续发展、更新深化。”丁有理表示,往后桐庐将继续完善模式、打造模式规范,并将这种特色农村养老方式继续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服务、产业、文化 优质品牌全面打响
 
  在去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辉煌中国》中,桐庐“家院一体”居家微型养老模式推出了“桐庐经验”,打响了“桐庐品牌”。除了微型养老模式,近年来,其他多种养老模式也逐渐成为了桐庐养老的新名片。在大健康产业方面,桐庐以省级特色小镇“健康小镇”为主要平台招引大健康产业项目,2017年以来已成功引进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领衔的总投资10亿元的中科纳泰4P健康项目。
  由杭州康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的郎景和健康管理中心项目、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国际健康医学中心项目和由上市公司香江集团投资60亿元的桐庐香江健康山谷等项目也是桐庐大健康产业的品牌代表。在建设养老产业集聚区方面,随着桐庐江南文化养生园一期工程竣工,桐庐高端养老机构的品牌也就此打响。江南文化养生园规划设计拥有完善的养老设施和医疗服务,待全部工程完工后,将成为桐庐最大的、特色鲜明的、集聚效应明显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布局服务、产业品牌发展的同时,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依然是桐庐关注的重点。为此桐庐努力倡导“积极老龄化”理念,加快构建以电视教学为基础、网络远程教学为补充、面授教学和课外活动为拓展,覆盖全县、辐射城乡的现代多元老年教育体系。2017年,爱老幸福餐、老年人“长寿杯”门球比赛、老年人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则进一步打响了“文化养老、美好桐庐”的优质品牌。
 
  设施、专业、服务全覆盖 服务更多老人
 
  在打响养老品牌的同时,桐庐服务更多老人的初心也始终未改。
  2017年,桐庐新建成乡镇(街道)级照料中心8家,共改造提升16家功能齐全、面积较大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全部与第三方签署服务协议,由社会力量整体托管或全面参与运营,新建微型养老机构4家,并均已取得养老设立许可。截至目前,桐庐共有养老护理员610名,持证率100%,其中2017年共培训养老护理员人数200余人,真正做到了让专业的护理人员覆盖养老机构。
  为了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桐庐明确老年食堂服务标准,通过设立村(社区)助餐点、实施食堂配送餐体系、培育连锁化为老服务餐饮企业、依托智慧养老平台搭建老年助餐中心等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老年人就餐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老年食堂服务有效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除此之外,2017年桐庐政府出资196万元为全县9800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购买1份意外保险。下发通知做好续保工作并加大宣传,提高知晓度,防止理赔不及时、漏赔、少赔等情况发生,减少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损失,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配合全面的养老服务推行敬老爱老、老有所依的中国传统,桐庐坚持让优质养老服务全面覆盖。丁有理坦言,“按照中国传统模式并加上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桐庐正走出一条特色的养老模式。”
 
  2018桐庐县养老工作展望
 
  今年,桐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围绕“精准服务、提质增效、规范发展、智慧养老与深化改革”五方面开展。
  政府购买服务精准服务
  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落实《桐庐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各项工作,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工作,提升服务的质量,切实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服务。除此之外,提升政府购买服务覆盖面,精准服务更多老人,让点对点服务走进真正有需求的老人家中。
  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目前,桐庐已经完成村(社)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全面覆盖。下一步,桐庐将着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打造中心村老年食堂,解决部分老年食堂难以为继的问题。并通过助老员、志愿者、家政服务公司等多个方面人员进一步打造送餐队伍。
  微型养老机构规范发展
  加快推进全县微型养老机构发展,进一步优化相关部门服务工作,提高微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推进与村(社)服务组织的深层融合,提高和完善养老服务功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原居安老”的愿望,有效促进微型养老机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智慧养老模式积极探索
  在智慧养老方面,桐庐将利用智慧平台,从“五助”入手,实际解决老人问题。“五助”具体包括助医、助餐、助购、助洁以及帮助提供精神慰藉。
  产业改革继续深化加强
  在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的同时,2018年桐庐将继续引导公建民营机构建设,与卫计、人社等部门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并积极引进高端、规模民营养老机构。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