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迈皋桥华电三宿舍小区民办养老机构金色阳光老年公寓,被银城集团旗下养老产业平台——东方颐年收购后,昨天重装开业,并配套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周围数千名老人提供三位一体全流程、嵌入式养老空间和载体。记者昨天走访看到,每层有一个宽敞的多功能大厅,装饰风格主打民国风。每间房以适老化精心布局,从单人间到多人间都有。“我父亲哮喘很厉害,所以安排住进养老机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金色阳光老年公寓新装开业后,她为父亲申请了单人间,费用比原来多了1000多元,但人舒服多了。
近10年前,市民李红租赁了华电三宿舍招待所,开办了金色阳光老年公寓,一直以收住社会困难老人和政府托底保障老人为主,此前费用最高不超过4000元。南京地产大鳄银城集团旗下专事养老的东方颐年公司,今年与李红女士协作:机构按照东方颐年系列养老特色重新定位打造,设计自理老人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区及全护理区域,90几个床位缩减到65张,腾出了较宽敞的公共服务区,让入住老人感觉更舒适。
“老人现在每月费用在3800元到5000元之间。”李红告诉记者,机构提档升级,老人多半表示理解,少数经济条件差些的,根据不同情况作了重新选择。
开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多种服务
为让周围三公里范围内几千名老人获得金色阳光老年公寓的资源便利,东方颐年金色阳光在机构对面租房开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入住外的所有养老服务,将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形成三位一体全流程服务。据介绍,居家中心负责提供公寓的所有伙食,并以中心厨房形式向周围两三公里半径配送助餐服务。联合原有的社区综合服务,居家养老中心将机构外的所有养老服务都囊括了。“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60多个老人在这里吃饭,还有健身理疗的。”居家中心工作人员指着墙上公示的价目表说,很多服务项目免费,每周菜谱提前公布,老人吃饭无需提前预定。
养老产业市场化政府兜底职能不变
“老龄化社会下,重资产跑步进入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从原先由政府主导,发展到如今以社会资金介入、进行市场化运营的阶段,这会不会对一部分收入不高的老人形成压力?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政府确实从主导变身为监管,但兜底的职能不能变。”他介绍,考虑到一些老人收入无法支撑入住机构实际情况,民政部门将首先从官办或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中,要求挪出30%的床位“虚席以待”,等候这些老人。据了解,东方颐年金色阳光老年公寓已预设“政府托底床位”,将通过相关政策补贴、社会公益活动和企业慈善基金等资金的注入,缓解老人和机构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