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6日召开的江苏省民政会议上获悉,在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形成完善稳定的社会养老财政投入机制后,该省已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据统计,江苏省社会养老财政投入5年间增长近3倍,今年达到4亿元;全省养老床位总数已超过32万张。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会上说,近年来江苏民政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许多制度成果具有开创意义。江苏率先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以财政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快速增长。
江苏省副省长傅自应在会上介绍,目前江苏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去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66万,占人口总数的18.2%。如何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应对老龄化高潮、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摆在民政部门面前的艰巨任务。下一阶段,江苏将从强化居家养老功能、增强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据了解,根据江苏省最新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中相关要求,该省在居家养老方面将健全扶持相关政策机构发展;在机构养老方面将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扶持社会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发展,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条件改善、成本降低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到2015年,江苏省养老机构床位数将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以上,其中社会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将占养老床位总数的50%以上。
此外,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上,江苏将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城市社区小型托老所和虚拟养老院等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送上门”的居家服务和“走出家门”的社区服务。同时,江苏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平台,预计到2013年底前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