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台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今后,河南省将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9月18日,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敲定我省今后五年的民政工作,在关乎百姓生活的低保、养老、救灾救助等方面均有突破。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意见》要求,健全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以市、县为主的专业化核对机构,加快建设低收入家庭认定信息共享及比对平台。落实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与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无缝衔接的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

  明确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法人地位,其管理经费、人员工资及其他相关费用按有关规定,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十二五”末,全省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实施全省敬老院、光荣院普遍安装冬季取暖成套设备的“温暖工程”,从2013年至2015年底,彻底解决集中供养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孤老优抚对象冬季取暖问题。

  建立省级灾害救助应急指挥平台,健全省到村(社区)五级应急预案体系。到“十二五”末,每个城乡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

  ●多种模式引导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今后,我省将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建成1所集养护、康复、托管于一体,为老年人、孤儿、精神病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达到36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托老和互助养老站(点)等服务网络覆盖全省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其中,将确保今年底前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22张养老床位数的目标。

  ●社区服务设施面积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平方米

  如何让社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意见》明确,到“十二五”末,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社区服务设施面积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平方米,6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80%以上的社区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新增社区服务从业人员10万人,每个社区至少拥有1名大学生工作人员或1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创建活动,确保年底前把农民工等群体中90%以上常住人口纳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围。

  此外,建设省级救助安置综合服务中心,为无家可归受助对象和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临时安置、教育矫治、技能培训服务。到“十二五”末,全省每个县(市)建成1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救助管理站,并配备救助专用车辆等设备。
(来源:河南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