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开封市召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省市领导实地观摩开封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观摩团省市领导对省体育局、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开封市共同投资建设的开封市古城体育公园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市领导的肯定,对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持续抓好老年体育场地建设工作增强了信心。近年来,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策并举,砥砺奋进,着力解决老年健身场地瓶颈,推进了全省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省老体协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策并举,砥砺奋进,着力解决老年健身场地瓶颈。
近几年,我们以加强老年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奋力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健身服务,全省共投入场地建设资金3.81亿元,规划建设老年健身场地243个,有效地缓解了群众健身难的问题。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科学规划,走持续求进之路
河南老年体育场地建设,是从省体育局2014年实施创建5个全民健身场地示范市、10个全民健身场地示范县、40个全民健身场地示范点和2个全民健身场地重点示范工程开始的。在创建活动中,省老体协承担了40个全民健身场地示范点的建设任务,省投资金2400万元;另投300万元建设了5个美丽乡村健身场地;投入2500万元建设了4个重点工程。从2015年起,省体育局每年都专项安排老年体育场地建设经费3000万元,做到了老年健身场地年年有项目,年年有资金,年年有发展。许多老年群众对省里加快健身场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这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为老年人健身办了好事、实事,体现了对老年健身的支持和关爱。
二、坚持多策并举,走多元投资之路
场地建设必须以资金为支撑,没有资金的投入就谈不上场地的建设。在解决资金问题上,我们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投入,走多元投资之路。2014年-2016年,全省共投入场地建设资金3.17亿元,其中省投资金1.48亿元,占总投资的46.6%,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共投资1.69亿元,占53.4%。2017年,全省共规划建设老年健身场地37个,总投资6440万元,其中省投3000万元,地方投资3440万元。走多元投资的正确方向,促进了老年体育场地建设的提速效应。新密市牛店镇金泽苑社区共建有居民楼48栋,目前入住村民40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00多人。该社区在建设规划中就包括了文体活动场地。为了在城乡社区建设中树立样板,省老体协投入资金150万元,当地企业投入资金530万元,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占地30亩、具有12种健身功能的老年健康主题公园的建设任务,现在成为周边群众健身的广场、休闲娱乐的平台,也成了一些社区学习的样板。
三、坚持面向基层,走强基为民之路
强基就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民就是为群众建设全民健身、老年健身场地。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场地建设建在群众身边的新探索和实践。
我们坚持了建设老年健身场地“三倾斜”的原则,即向城市公园、绿地倾斜,向乡镇、街道和城市社区、农村倾斜,向可利用的旧厂房、城市“金边银角”倾斜。近几年,老年健身场地设施进公园的有安阳市易园、焦作市月季公园、开封市汴京公园等共26个;利用旧厂房拆迁改造的机会,建设了安阳林州东岗镇文体活动中心、焦作解放区电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健身场地8个;开辟荒山荒地、垃圾堆、回填废弃坑塘等建设了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文峪村、洛阳市孟津县油坊村和嵩县大坪镇等老年健身场地17个。在这些项目中,投资额度最高的是安阳林州东岗镇,达700万元,他们在省里支持下,拆除了2个污染企业,腾出20多亩土地,建成了融14种功能的全民健身、老年健身文体活动广场,成为全乡25个行政村和周边一些乡镇的广大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去处,成为节庆、假日和清晨、傍晚群众健身的乐园。
四、坚持围绕中心,走服务大局之路
老年体育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场地建设是制约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老年体育场地建设空间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人口密集区的建设场地。
在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勇于担当,多做工作,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推进老年体育场地建设。据统计,在近年来建设的243个场地项目中,为县市增加体育健身功能而投入的达37个。开封是八朝古都、史之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开封市委、市政府探索文化+体育的路子,向着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是开封市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我们从2015年至2017年,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和开封市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协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双方投资1500万元对开封市古老的汴京公园进行了改扩建,增加了14种体育健身功能,使之成为开封市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每天有近万人次到此参加健身。接着,我们又抓住开封市古城墙改造之机,在城墙之外拆除了一些无规划的小市场,腾出40亩土地,双方共同投资900万元,只用一年的时间,就打造了一处融生态、健身于一体的古城体育公园。今年5月开园以来,备受群众的赞扬,大家说,拆掉小市场,建设健身场地,是真正的民心工程!
五、坚持3+X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
在老年健身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注重在人口密集区建设场地,并坚持“3+X”的建设模式。“3”是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X”是根据健身场地面积的大小,可增加3到10种以上其他健身功能。在已建和在建的243个全民健身和老年健身示范场地中,我们基本上贯彻了“3+X”的做法。在规划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大、中、小型相结合的场地健身导向,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健身服务。场地小的一两亩,大的三四十亩,充分利用群众身边土地资源,建设综合、实用的健身场地。4年来,全省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大型场地共19个,占7.8%,100万-500万元之间的中型场地58个,占23.9%,100万元以下166个,占68.3%。这一结构体现了“3+X”的做法,扩大了为老健身服务的空间。
六、坚持从严要求,走增量提质之路
在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不断分析工作中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提高场地建设的有效利用效率和质量。具体做法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从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河南省老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指导规范》,明确了场地建设应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严格六个工作环节和四项保障措施,把日常工作中的有益做法上升为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场地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对项目承接单位实施了项目承诺责任制。由省老体协和项目承接单位、所在地体育局、老年体协共同签订项目承诺书,保障了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