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特色养老模式
作者:   来源: 创客观点  2018-07-16

  在中国不管多难,养老问题都需要一个完美答案。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有约1.94亿,2050年将突破3亿。这意味着4个人中几乎就有一位老人,养老压力可想而知。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明确提出“以房养老”模式时间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负责人当天表示,《意见》把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将为破解中国养老难题特别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意见》对于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释放了诸多利好信号。
  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采取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一举多得之策。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这一略显生疏的名词,迅速成为社会讨论热点.《卧床大小便护理仪》
  “ 以房养老”并不是中国一国的创造,国外发达国家也在实行这个政策。具体说来就是老年人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获得养老金,如果老人去世,房子就收归银行或其他保险机构所有,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机制。中国如果能建立起“以房养老”这个制度的话,将为今后解决中国养老问题,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所以这个办法是比较稳定而且可行的。当今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未富先老的阶段,整个国家还没有富裕,就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并且中国的养老金缺口也比较大。中国的养老问题解决不好,各种社会问题会接踵而来。“以房养老”这个政策如果可以实行的话,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养老问题,但是前提是要有房。所以这对于中产阶级以上拥有房产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卧床大小便护理仪》
  政府“保基本”指导思想的提出非常重要,政府为一切老年人提供最基本额养老金、养老设施和医疗健康居住服务,保障所有老年人尤其是经济能力较弱、生活不能自理等的三无老人,都能在社会中过上基础性的但又不可能很好的生活。大家如有较好的经济能力,也愿意在晚年的养老生活过得舒适满意,就需要自己掏腰包买单。中国为什么不能对所有的老年人都提供优越的生活设施和条件,实现高福利社会,缘由很简单,中国的财力目前达不到,将来四个多亿老人的状况下,更达不到。诸多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这样做了,但只能管得一时,不能管得一世,这些国家的福利病、经济危机、希腊等国的整体破产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中国在养老生活中,将诸多老年人区分为多种情形,严格混淆了养老事业、养老福利和养老产业的界限,导致老年人养老待遇差距悬殊乃至数十倍,很不应当。国家对所有老年人都应当一视同仁,同时对三无老人、弱势群体老人特殊关照,而非对高收入老人特殊照顾。目前,许多国办的养老院设施最好,环境服务最棒,收费价格很低,但能够住进去的老人都是高收入、高地位的上层社会的老人。这是养老领域的腐败行为,是政府对养老服务领域市场的扰乱。这种养老院只能做供给参观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所以,政府保基本的指导思想提出,非常必要。
  发展养老服务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新兴产业。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步步入老龄社会,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人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大,中国本身的人口基数就大,再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口的服务行业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国家过去的养老机构都是国家来办,然而未来国家是很难单独完成这件事情,国家可以带头,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社会力量可以有公益性的、功利性的等多种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业。壮大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通过社会养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显示出,社会整体的伦理水平在不断的提升。社会尊老爱幼、文化传统的传承发扬,在这其中可能占到一些成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一定是赚钱,赚钱以后要懂得回归社会回报社会,回归社会有很多的方式,例如建立一些养老机构等等。这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良性循环。《意见》提出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重点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使公益慈善组织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其实慈善养老就是一种回归社会的形式。是从多层次多渠道的建构养老体系,是未来养老方式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