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当前,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业内人士建议,适时出台激励政策,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做长做细相关产业链。
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作为在养老行业打拼10余年的先行者,湖南“华人照护”公司CEO龙攀认为,养老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房地产之后下一个产业“富矿”。说实话,我一看到养老产业、三驾马车、拉动内需、产业富矿等关键词,我的心头就是一紧。因为我的渴望是福利,而不是被产业化。
会销算不算养老产业?
如果要我来说,当下现实中可能最多的养老产业,就是遍布城乡的会议营销,它们的主要客户就是老年人,而且利益惊人。采取的方式就是拉人听讲座、陪老年人逛街买菜坐公交、帮老年人洗脑,健康、保健就是它们的主题。明明只有几百元的保健品,在他们的营销下,可以变成几千、上万元。许多老人还深陷其中,无以自拔,觉得是打发了自己孤独的晚年生活。我不知道,这样的行业在一些专家那里,算不算养老产业。至少就现实的运行来看,它们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特点,发明了令人恐惧的营销战术,屡试不爽。但谁都明白,这种方式就是游走在诈骗的边缘,甚至已经涉嫌诈骗,但其生存空间与能力相当强大。如果一旦养老产业被纳入战略推动,那么他们的营销会否更加疯狂?
别总惦记老年人的钱包!
有专家说,现在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人们对于养老的需求在增加。于是针对老年人的高端产业开始出现。或许这是对的,有的人不在乎钱。但也要明白,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有多少钱,他们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年轻时候辛辛苦苦得来的。听到这个消息,一部分70、80后的人就开始担忧。我们的年轻时代,都在被产业化。读大学的时候开始收费,看病贵一直存在,买个房子有多难,所有前辈人享受的福利分房、教育免费、看病低廉等等,几乎都与我们这代人无缘。现在好了,我们好不容易有了房子、有了存款、也有了养老保险,又有人开始惦记我们的养老钱了。而且还要把我们当成一个个“富矿”来开发,想来这是忧,还是喜呢?
让我们的产业回归科技这个核心!
说来说去,我们一些所谓的专家,总是盯着人口红利。无论是当下经济支柱的房地产,盯住的是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因为安居乐业是每个老百姓的奋斗梦想,所以无论房价怎样,人们总得要买房子来住。还有教育培训,始终是一个大市场,尽管多方治理也没能降温。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单人年培训费用最高超10万元。这样的产业化究竟是在提高国民的素质,还是仅仅在发财,相信有识之士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实体经济得不到充足发展?因为我们缺乏战略眼光,我们不是去攀登科技的高峰,只是盯着庞大人口的基本需求,所以看起来市场是非常大的,但却大而不强,一击即溃。我们要做的是,养老、医疗、教育、住房,首先要成为一种良好的福利,而不是首先成为一个产业。即使要成为产业,也要建立在良好福利的基础上,否则最好不要以此来推卸责任,甚至还从中谋取巨利。我们要下决心的是,真正重视教育、科技,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让创新劳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让科研人员先富起来,让教育工作者成为时代的先锋,让科技、教育成为新时代的主角,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有些艰难,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