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杭州市拱墅区,吉如社区老年食堂的饭菜最好吃
作者:   来源: 杭州网  2018-07-23

  前天一大早,拱墅区首届社区老年食堂厨艺大赛开赛。全区20家老年食堂派出了各家的大厨前来参赛,比一比到底谁家最能抓牢杭州老年人的胃。经过近3个小时的角逐后,吉如社区老年食堂获得一等奖以及最佳人气奖。大关街道幸福大食堂、拱墅区老人公寓食堂分别荣获二等奖;长征桥社区老年食堂、仓基社区老年食堂和红建河社区老年食堂获得三等奖;优胜奖为华丰社区老年食堂、杭钢南苑老年食堂和锦绣社区老年食堂。吉如社区老年食堂,在严家桥路与通益路交叉口吉如家园小区里,2016年开张。食堂的主厨昂勇是安徽人,39岁,1996年来杭州,曾在娃哈哈美食城做厨师,从事餐饮行业已经20多年了。
 
  作为一个“老厨师”,为啥到社区食堂工作?
 
  昂勇说,社会餐饮公司压力比较大,他当时想求稳定,就来了老年食堂。现在两年多做下来,给老年人烧烧菜,跟他们聊聊天,每天心情都很好。现在,吉如社区老年食堂有十多个人,配菜、打荷、烧菜都有分工,厨师两个,一个70后、一个80后,大家每天为小区里四五百名老人准备中餐和晚餐。这次,昂勇参加厨艺大赛的 “阳光套餐”是这样搭配的——鸡排+山药木耳+草头菜配五花肉。鸡排用高温煎炸,中温养熟,吃起来是外焦里嫩的;山药和木耳都是降血脂、降血压的夏季良品;草头菜是半野生菜系,维生素E很丰富。五花肉也是特意煎得酥烂,方便老人食用。
 
  杭州老人喜欢吃鱼,我每天大概要杀50到60条鱼
 
  32岁的李如义,河南人,是拱墅区老人公寓食堂的厨师。他19岁就来杭州了,一开始在技校学习做杭帮菜,后来在一家酒店里做了十几年的厨师。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了拱墅区老人公寓的老年食堂。“开始就是来帮忙的,做着做着就留下来了。”四年来,小李每天要给600多个老年人备餐。食堂里最受欢迎的菜是酸菜鱼。小李说:“我每天大概要杀50-60条鱼,杭州老人喜欢吃鱼,尤其是鲈鱼、带鱼、黄鱼,像酸菜鱼一定得黑鱼做,刺少,口味会偏淡一些。还有多数老人不能吃辣,所以回锅肉不能做辣的。”“老年人的胃并不好抓。”小李说,在老年食堂做主厨,并不比在酒店里轻松,有时反而会更辛苦,“但是,谁家没有老人要照顾呢。有时,看到公寓的老人们不免会想起自己亲人,也就多了一份体谅和理解。”
 
  社区老年食堂的厨师不太好招 
 
  拱墅区现已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8家,并制定了《拱墅区老年人助餐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到2018年底,每个街道至少有1家杭州市示范型老年食堂(含助餐点)。到2020年,形成老年人助餐点“十分钟步行圈”,原则上每个街道建有1家“中央厨房”。拱墅区民政局严旭东介绍,目前,全区社区老年食堂厨师加帮工总共80人左右。拱墅区老人公寓负责人张惠琴说,现在,社区老年食堂的厨师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外地人居多,普通厨师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厨师长6万-7万元。“老年食堂的厨师不太好招。人员流动挺大的,工资不高是一个原因。另外,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年食堂主厨,得有耐心,有爱心,能吃苦,身体素质好,还要有团队精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